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1)从词义的深层角度考虑,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B.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C.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 D.拖其衣裘,取戈剑者 (2)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3)从句间关系或与上下文的联系来看,与“以亏人自利也”所表达的关系相同的一项是 [ ] A.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B.以其亏人愈多 C.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D.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4)下列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段先从偷盗桃李这样的行为说起,因为这样做“亏人自利”,所以“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B.接着又以“攘人犬豕鸡豚”,“取人马牛”,“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来论证损人越甚越不义、罪越大的道理。 C.最后在此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的中心论点。 D.此段通过比喻和层层推论,抨击了攻掠他国的不义战争,从而说明掠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有一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劝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D(“窃、攘、取均为偷盗。D项“取”为“抢”) (2)A; (3)B; (4)C (5)①假使有一个人。②这种不正当的行径又超过了进入他人的林圃里偷桃李。③这可以说是知道了正义与不正义的区别了吗? |
疑人窃履(8分)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 2020-05-04 …
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 2020-05-04 …
疑人窃履(6分)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 2020-05-04 …
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 2020-05-04 …
七年级阅读题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 2020-05-04 …
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 2020-05-04 …
(十)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 2020-05-04 …
文言文阅读。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 2020-05-04 …
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 2020-06-15 …
临江之人猎得麋麑畜之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常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 202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