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
(十)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 荒谬。
1.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 )
A. 走过 ,经过 B. 胜过,超越 C. 错误,过失 D. 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
A. 暴露,显露 B. 凶恶残酷的 C. 突然 D. 欺凌,损害
2.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与之绝。
A. 甚意,汝之不惠 B. 乃人见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D. 行者休于树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4.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十)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 荒谬。
1.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 )
A. 走过 ,经过 B. 胜过,超越 C. 错误,过失 D. 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
A. 暴露,显露 B. 凶恶残酷的 C. 突然 D. 欺凌,损害
2.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与之绝。
A. 甚意,汝之不惠 B. 乃人见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D. 行者休于树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4.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十)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 荒谬。
1.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过( )
过A. 走过 ,经过 B. 胜过,超越 C. 错误,过失 D. 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
暴A. 暴露,显露 B. 凶恶残酷的 C. 突然 D. 欺凌,损害
2. 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与之绝。
A. 甚意,汝之不惠 B. 乃人见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D. 行者休于树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4.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十) 1. ①D②A
2. B(与例句均为顺装句,其余为倒装句)
3. 我本来(就) 怀疑你,果然(是你) 偷了我的鞋。(关键词是“固”、“履”)
4. 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 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十) 1. ①D②A
(十) 1. ①D②A2. B(与例句均为顺装句,其余为倒装句)
2. B(与例句均为顺装句,其余为倒装句)3. 我本来(就) 怀疑你,果然(是你) 偷了我的鞋。(关键词是“固”、“履”)
3. 我本来(就) 怀疑你,果然(是你) 偷了我的鞋。(关键词是“固”、“履”)4. 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 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4. 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 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我的球中除3个以外,其余都是白球;除3个以外,其余都是红球;除3个以外,其余都是黄球;除3个以外, 2020-06-11 …
文言文阅读曾子①耘瓜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②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文言 2020-06-16 …
求翻译,鬼谷子谋篇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 2020-06-16 …
“以”和“其”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解释!“以”1、自以寿不得长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至丹以荆卿为 2020-06-18 …
非所言勿言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①;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 2020-06-18 …
《明史》载:洪、宣以后,阁体既尊,而权亦渐重,于是阁部相持。凡廷推考察,各骋意见,以营其私,而党局 2020-06-21 …
非所言勿言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为勿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诡①;非所争勿争,以避其声 2020-07-10 …
英语翻译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 2020-07-10 …
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 2020-07-13 …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