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管鉴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醉落魄
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1)首句“海棠花底东风恶”中的“花底”极有意蕴,请概括回答。
(2)本诗使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就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手法作具体分析。(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除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春天的时光万籁俱寂,但从海棠花穿过的东风却吹得强劲猛烈.标题中说“赏海棠作”,却不写海棠花的艳丽,而突出了“东风恶”.写春风、春光一般是喜悦、温暖、吹拂、和煦,纵使风大天寒,也不过用“料峭”之类的词来形容.词人别出心裁,一方面是“写实”,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写,才与下文协调.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紧承“东风恶”,意思是说,人对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风对花是薄情的,因此“东风”对花猛吹乃至摧残.正因为人有情春薄情,所以“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才“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上片不写海棠花如何美丽娇艳,侧重写人对花的态度,对海棠的爱怜和保护,反衬海棠花的艳丽,是脱俗之笔.但“殷勤”以下三句,则属作者创新.“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与上片“海棠”句相呼应,他要与那吹得迅猛异常的“东风”“约定”,“规劝”它:“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前句说,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后句说,你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这里的写法颇为微妙,一是把“东风”人格化了,一是把作者的感情完全融合在客观事物中.把内心活动包含于客观景物之中,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历来有之,所谓“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夕堂永日绪论》),自然和谐而恰到好处,这首词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答案:
(1)一方面,强调了花受东风袭击的程度;(1分)另一方面,又寄托了作者的惜花之情.(1分)(大意一致即可给分)
(2)想象手法(虚写1分).“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是说 人“不放”花零落..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你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1分)“花零落”人们会想到,最终会零落的;作者痴想与东风约定,(1分)用想象手法,表达了惜花之情与深重的苦闷.想象奇特.
拟人手法(1分).“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是说 人“不放”花零落;与东风约定,你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你用什么办法把我的“愁”吹跑呢?(1分)一是把花与“东风”人格化了(1分),表达了惜花之情与深重的苦闷.形象生动.

赏析:
管鉴,字明仲,原来是龙泉(今属浙江省)人,靠父亲的功绩被荫授为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干办官,任所在抚州,于是移家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西).根据这些材料,估计这首词中“酒醒无奈愁如昨”的“愁”,除了因落花而产生的伤春情绪以外,还应当包括离乡“远宦”之愁.
从词篇描写,作者的远宦之愁,是由赏海棠未能尽兴而引起的,究其未能尽兴的原因,则是由于阴雨连绵的天气、狂风怒吼的巨风.海棠花开得早,败得也早.所以刚是“正月二十日”便遭受到零落的厄运.这不能不勾起词人的惜花之情.《古今词论》引张砥中的话说:“凡词前后两结最为紧要.前结如奔马收缰,须勒得住,尚存后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势.后结如众流归海,要收得尽,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这首词写的是“张园赏海棠”,但开头两句一方面是从大的范围讲“春阴漠漠”,另一方面是从眼前的注意中心讲“海棠花底东风恶”,于是在“人情”(要赏花)与“春情”(催花落)之间自然形成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作者别出心裁地吟出“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两句.这个前结,构思新巧,想象奇特,在炼意铸句上已略胜别人一筹.
并且细细领略词意,则赏海棠的初衷,惜花落的情绪,诅咒“春情”的心境,全都包含在这两句九个字中,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作为“赏海棠作”的一篇小词似乎已全部说尽了,这就是它“勒得住”的地方.可是,“守定花枝”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人“不放”花零落,花就真的不零落吗?在下半片里,作者说他们“绿尊细细供春酌”,乃是死下心来,要“守”到底了.然而,“酒醒无奈愁如昨”!愁也没有减,风也在继续“苦吹花”.由此观之,那么上半片的“勒得住”实在是没有留得住,而是“尚存后面地步”的.
“守定”之法告败,看来一段公案该了结了.谁料“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作者那里另有高招:“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吹愁却.”这简直是在异想天开地希望换个东西给风吹!如果是这样,愁情被吹尽了,艳丽的海棠花依旧常开,人情花意哪里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思想境界呢?这个后结,想象之奇,情绪之真,造语之痴,更在前结之上.作为一首小词,作者连生两段痴想,惜花与写愁的目的都已达到.所以这个后结,算得上是“众流归海”,算得上是“收得尽”.只是,谁也看得出来:“与东风约”是办不到的,“莫苦吹花”和“吹愁却”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当读毕掩卷的时候,人们想到的仍是作者更深重的苦闷,这又是这个后结“有尽而不尽之意”的证明.
最后,这首词在炼字、选词方面,也很有一此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第二句说:“海棠花底东风恶”.论理只要“风恶”,就不仅仅是“恶”在“花底”.一方面作者这么写,由于强调了“花底”,当然也就带过了花上,其结果是加深了花受东风袭击的程度;另一方面,用上“花底”,还可以暗示人在花下,因而又有惜花情绪的寄托.再如,“定”与“往”同为去声,依词律可以互换.可是词中却偏说“守定花枝”,这是要更加突出死守不放的意思.还有,“绿尊细细供春酌”,其中的“细细”二字可当“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的注脚看:因为这里的“细细”不只是一般的品酒,而是要借细勘慢饮,来从容地守定将落的海棠而已.此外,如“莫苦吹花”的“苦”,“何似吹愁却”的“却”都是极其平常的字,但用在作者的笔下,却能表达出十分准确而又十分丰富的内容来.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中国古代知识的问答题1.孔子弟子中擅长做生意的是谁?一子路二子张三子贡四颜回2.小张即将大学毕业  2020-03-30 …

关于有丝分裂的染色体组数在二倍体细胞的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而有丝分裂的高中教材上有一张图片在这张  2020-05-17 …

请教高手翻译(不要工具翻译,急)今天下午3—4点我司张总将去贵司拜访,主要想洽谈以下两方面问题:第  2020-06-17 …

英语翻译张施弓弦也.施各本作施.今正.施,敷也.张弛本谓弓施弦解弦.引申为凡作辍之称.礼记日.张而  2020-06-21 …

一道民诉题张老汉住在某市某区,有二子一女,分别是张甲、张乙、张丙.张甲与其父亲同住一个城市,张乙与  2020-06-22 …

《食菊者》张晓风阅读答案1第二段中,作者细腻地描绘食菊者的动作,其中加点的“淡淡”用的特别,请加以  2020-06-26 …

张晓风的食橘者第二段中,作者细腻的描绘食橘者的动作,其中加点的“淡淡”用的特别请加以赏析  2020-07-05 …

关于张量的双点积运算a、b、c、d、e均为矢量,则(ab):(cde)该怎么理解?二阶张量和三阶张  2020-08-03 …

(2011•深圳二模)如果破除细胞骨架,动物蛋白的分泌速度会明显降低,由此可推知细胞骨架()A.是一  2020-11-27 …

三(二)班买了一些四角一张和八角一张的画片,共花去三十五元.已知八角一张的画片比四角一张的画片多二十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