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王安石曾用“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

题目详情
王安石曾用“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真见到了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     
上述故事中苏东坡为什么会犯错误?这说明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曾用“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真见到了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     
上述故事中苏东坡为什么会犯错误?这说明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曾用“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真见到了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     
上述故事中苏东坡为什么会犯错误?这说明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曾用“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真见到了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     
上述故事中苏东坡为什么会犯错误?这说明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曾用“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真见到了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     
上述故事中苏东坡为什么会犯错误?这说明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常见的菊花是不落英的,但也有落英菊花。苏东坡的错误在于他只凭日常所见就断定菊花都是不落英的,即他的认识受到了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这使他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2)这说明真理是有条件...
看了 王安石曾用“西风昨夜过园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感觉经验是认识  2020-05-13 …

得到某人的认可应怎么说?得到某人的认可应该怎么说.认可指的是认可某个人,而不仅仅是他做的某一件事.  2020-06-12 …

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A真理变成现实B谬误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  2020-06-21 …

人们最早对地球的认识是()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C.一个球体D.蓝色的星球  2020-07-04 …

白苍鹰褐苍鹰红苍鹰是一个物种吗?还是属于不同的三个物种呀?我们当地人认为红苍鹰老了经过换毛以后就成  2020-07-04 …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浑  2020-07-31 …

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网络虽然无边界,但在这一公共领域应该有底线;规则越健全,发展就越成熟,就越  2020-07-31 …

一个哲学问题,关于认识问题的由于人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即随着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新的问题的也总在不  2020-11-05 …

人们认识世界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以下两图分别是欧洲人在15世纪和16世纪中期绘制的世界地图.造成欧  2020-11-06 …

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一观点[]①认为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②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