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①[唐]薛稷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西登咸阳②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①
[唐]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 ② 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③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①“京”指长安。“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②咸阳:即都城长安。③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 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首阳山,据《史记》记载: 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18.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5分)
19.诗人说“日暮忧思多”,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都有哪些忧思?(6分)
18.“ 驱”、“越”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写出了诗人奔波的辛苦和飘忽无定。(3分)“ 顾 ”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留念之情。(2分)
19.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倩;(2分)借家乡名山的典故,写已无傅岩、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达了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也流露出对当今政治的隐优;(2分)最后,诗人想到自己已多年客游在外,时间像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表达了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2分)
【解析】
18.
试题分析:要分析动词的表现力,只需结合诗句分析动词运用的效果即可。 首句“驱车越陕郊”,“驱”、“越”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为王命奔波的辛苦和自己的飘忽无定,全都隐含在字句之中,为引出下文,不露声色地作了巧妙的伏笔。陕县在黄河南岸,诗人回长安正是沿河而行,他在车中望见了一河之隔的北岸的故乡—— 山西蒲州。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诗人的忧思,实际就是分析诗句内容,诗句中的 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那宽阔无垠的大河上,秋风凄紧,正卷起浩渺无际的滚滚波涛,一片苍茫迷蒙,只听见浩荡的水声。此时此刻,自己既不能回归故里,连眼中的故乡也只有一些依稀的影子,一种强烈的思乡之念使胸中不禁涌起难解的忧愁。开始四句起得极为自然,语言朴实,但境界却十分阔大,诗人的思乡之情在这种阔大的境界中,被表现得格外广远无际和沉郁苍凉。由于望家乡而不见,一片乡思萦绕不去,日暮之时,诗人想到了家乡蒲州的两座名山,并因山及人。这些,当然是从对家乡的怀恋中产生出的对古人的追念,表现出作者仰慕贤士、高人的思想,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政治的隐忧和盼望有高尚的、具有非凡才干的人出来治理国家,使天下得到安定的心理。这里面,包含着诗人深沉的感慨和忧虑。最后,诗人又从思乡之念中,想到自己已经多年客游在外了,时间像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不知还有多长的时间。于是诗人把思乡之情,扩展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了更为深长、悲凉的意味,使得全诗至此充满了一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思想感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1、中央电视塔高406米,京广中心大厦比中央电视塔约矮二十九分之十四,京东中心大厦多高?能见算简算 2020-05-13 …
从电车总站每隔一定时间开出一辆电车,甲与乙两人在一条街上反方向步行,甲沿电车发车方向每分钟步行60 2020-06-26 …
从电车总站每隔一定时间开出一辆电车.甲和乙两人在一条街上沿着同一方向步行,甲每分钟步行82米,每隔 2020-06-26 …
请问:“你隔多少天来买一次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关于时间的间隔和距离什么的间隔有区别么,比如间隔十米 2020-07-10 …
港口上停着A,B,C,D四艘轮船,2005年7月17日上午它们同时离开港口.A船每隔四星期回港一次 2020-08-03 …
公共汽车站是一路和三路的起点站从早上六点同时发出第一辆车一路车每隔十五分钟发一辆三路车每隔十二分钟 2020-08-04 …
如何证明在任何运动中,位移变化量dealtaX越小,时间间隔dealtaT越小 2020-10-31 …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时间间隔,a列是四位同学各自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越高,每打两个点 2020-12-05 …
材料:44岁的北京人王某两年前和南方来的罗某合作开了小鸭颈店,共同经营鸭脖生意。2016年初,两人因 2020-12-06 …
坐地铁要40分钟,路途进十只羊和一只大灰狼.大灰狼每隔十分钟吃一只羊后每隔十分钟多吃一只羊.问还有多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