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诗歌:自君之出矣
作者:雍裕之
出处:《全唐诗》
体裁:五言绝句
这首诗表现了思妇对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其手法高明之处在于立意委婉,设喻巧妙,所以含蓄有味.
自君之出矣,
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
长闻呜咽声.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六朝至唐代,拟作者不少,如南朝宋时的刘裕、刘义恭、颜师伯,陈朝陈后主,隋代陈叔达等,均有拟作,唐代作者尤多,见于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这些拟作,不仅题名取自徐干的诗,技法也仿照徐干的诗.雍裕之这首诗(《吟窗杂录》载辛弘智《自君之出矣》与此诗相同,并收入《全唐诗》),模仿的痕迹尤为明显.
自从夫君外出,思妇独守空闺,整日相思怀念;平日梳妆打扮,都是为了让他看了满意,而今他走了,便不必再去对镜簪花了,她想:“这宝镜为谁明呢?”意思是宝镜既不为谁明,也就自然不明了,是“明镜暗不治”的进一层说法,比李咸用《自君之出矣》“鸾镜空尘生”说得更为委婉.这种表达方式,不只是徐干《室思》的继承和发展,其源可上溯到《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意思是:“妆扮美容,只是为丈夫;丈夫不在,何必梳妆?”这就是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的“女为悦己者容”,正表现了女子对于丈夫的忠贞.
思念夫君,就像陇头的流水,长流无极;听到陇水呜咽的流声,让人肝肠断绝,感伤悲泣.在徐干《室思》中,只是说“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是一般化的说法;雍裕之则将“流水”具体化为陇水,这就如同北朝无名氏的《陇头歌辞》中的句子:“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四野.”以及“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首歌刻画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形象.“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因为暗用了《陇头歌辞》,便使所思念的夫君在外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内容,即在外过着凄凉漂泊的生活;这个“思”字,便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主人公简直要声泪俱下了.除了“陇头流水”的联想之外,这里还保存着徐干《室思》“思君如流水”这一巧妙的比喻.这种比喻是将感情物化,即以有形的物体的形象来比喻无形的内心的情思.以流水喻思君之情,可以兼含多种意思:第一,以水流不断,比喻日夜思君,如“无有穷已时”即取此义;第二,以水流无限,比喻思妇情长.如李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以流水之长比喻情意之长,即取此义;第三,以流水呜咽,比喻情意凄切.如果说前二义可以在流不断与思不断、水无限与情无限之间直接找到“相似点”,那么水流呜咽与情意凄切便很难直接找到“相似点”,必须加以联想,由流水联想到水声,由水声联想到呜咽哭泣之声,由呜咽声再联想到感情的凄切.这是超越“相似点”的比喻,是“不似之似”,修辞学上称为“曲喻”.李贺《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即属于此类比喻.由于《自君之出矣》后两句的比喻十分巧妙,不仅化无形为有形,增加了诗的形象性,而且具有多种含意,这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天地,使读者读了感到余味无穷.
作者:雍裕之
出处:《全唐诗》
体裁:五言绝句
这首诗表现了思妇对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其手法高明之处在于立意委婉,设喻巧妙,所以含蓄有味.
自君之出矣,
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
长闻呜咽声.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六朝至唐代,拟作者不少,如南朝宋时的刘裕、刘义恭、颜师伯,陈朝陈后主,隋代陈叔达等,均有拟作,唐代作者尤多,见于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这些拟作,不仅题名取自徐干的诗,技法也仿照徐干的诗.雍裕之这首诗(《吟窗杂录》载辛弘智《自君之出矣》与此诗相同,并收入《全唐诗》),模仿的痕迹尤为明显.
自从夫君外出,思妇独守空闺,整日相思怀念;平日梳妆打扮,都是为了让他看了满意,而今他走了,便不必再去对镜簪花了,她想:“这宝镜为谁明呢?”意思是宝镜既不为谁明,也就自然不明了,是“明镜暗不治”的进一层说法,比李咸用《自君之出矣》“鸾镜空尘生”说得更为委婉.这种表达方式,不只是徐干《室思》的继承和发展,其源可上溯到《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意思是:“妆扮美容,只是为丈夫;丈夫不在,何必梳妆?”这就是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的“女为悦己者容”,正表现了女子对于丈夫的忠贞.
思念夫君,就像陇头的流水,长流无极;听到陇水呜咽的流声,让人肝肠断绝,感伤悲泣.在徐干《室思》中,只是说“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是一般化的说法;雍裕之则将“流水”具体化为陇水,这就如同北朝无名氏的《陇头歌辞》中的句子:“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四野.”以及“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首歌刻画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形象.“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因为暗用了《陇头歌辞》,便使所思念的夫君在外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内容,即在外过着凄凉漂泊的生活;这个“思”字,便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主人公简直要声泪俱下了.除了“陇头流水”的联想之外,这里还保存着徐干《室思》“思君如流水”这一巧妙的比喻.这种比喻是将感情物化,即以有形的物体的形象来比喻无形的内心的情思.以流水喻思君之情,可以兼含多种意思:第一,以水流不断,比喻日夜思君,如“无有穷已时”即取此义;第二,以水流无限,比喻思妇情长.如李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以流水之长比喻情意之长,即取此义;第三,以流水呜咽,比喻情意凄切.如果说前二义可以在流不断与思不断、水无限与情无限之间直接找到“相似点”,那么水流呜咽与情意凄切便很难直接找到“相似点”,必须加以联想,由流水联想到水声,由水声联想到呜咽哭泣之声,由呜咽声再联想到感情的凄切.这是超越“相似点”的比喻,是“不似之似”,修辞学上称为“曲喻”.李贺《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即属于此类比喻.由于《自君之出矣》后两句的比喻十分巧妙,不仅化无形为有形,增加了诗的形象性,而且具有多种含意,这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天地,使读者读了感到余味无穷.
看了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8分)下表是2014年全国“两会”的镜头节选,请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对这些镜头进 2020-04-07 …
请望远镜高手推荐六七百价格的日用望远镜本人想买一个价格在六七百左右的日用望远镜,供旅游外出玩.没什 2020-05-17 …
天文望远镜倍率请教望远镜口径114焦距900配个PL40目镜等于多少倍?配了这目镜适合看星云深空适 2020-06-13 …
材料一: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材料二:周恩来在南开大学读书时,曾在宿 2020-06-28 …
请教透镜傍轴条件的量级问题设轴上点光源,入射光与透镜的交点到轴的距离为h,傍轴条件是h的平方远远小 2020-07-31 …
就知道有以下这些配件,H20MMH2.5MMH4MM三目镜2XBARLOWT18MM镜头寻星镜物镜1 2020-11-05 …
就知道有以下这些配件,H20MMH2.5MMH4MM三目镜2XBARLOWT18MM镜头寻星镜物镜1 2020-11-05 …
2007年9月浙江东南沿海遭受超强台风“韦帕”的袭击以下是来自抗台一线的三组镜头的说明文字,编辑要把 2020-11-22 …
2008年7月,浙江东南沿海遭受强台风凤凰袭击,以下是来自抗台一线三组镜头的说明文字,编辑要把这些报 2020-11-22 …
“臣为君之境”,体现了君主虚怀纳谏的胸襟,唐太宗时,进谏二百多次,成为君主这面“镜子”的大臣是:A.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