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五蕴中之后四蕴,此四蕴属于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蕴.
在色蕴之后,加一句亦复如是,意思就是都一样是空.
即可说: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四蕴皆为心法,非色,即非物质.受想行识,用大师的话来说,“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都脆弱虚空的东西.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
好好体会吧,童鞋
在色蕴之后,加一句亦复如是,意思就是都一样是空.
即可说: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四蕴皆为心法,非色,即非物质.受想行识,用大师的话来说,“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都脆弱虚空的东西.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
好好体会吧,童鞋
看了 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自锁现象的木块在粗糙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重力是吗?如果不是那么什么情况下两者相等呢(除开两者垂直. 2020-04-27 …
我们的蔡老师是多么什么,是多么不什么,我们都爱戴她.填反义词 2020-05-13 …
电场线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吗?为什么如果不是,那么什么时候电场线与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重合 2020-05-15 …
分子间作用力影响什么物质?是共价键影响共价化合物的稳定性,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熔沸点吗?如果不是那么什 2020-05-17 …
用非重氮感光胶做出来的丝网版冲出来后有一层亮膜附在上面是怎么什么原因?会不会是这种可能呢在冲板的时 2020-05-17 …
意大利语farcela什么意思和用法?然后noncelafaccioa和noncel'hofatt 2020-06-05 …
(高等代数)任意一个数字矩阵都可对角化吗?如果不是,那么什么时候可对角化,什么时候不可对角化? 2020-06-10 …
英语翻译什么才是我要的幸福,是拥有无尽的财富,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如果这些都不是 2020-06-21 …
是不是任何晶体都会升华或凝华,如果不是,那么什么条件下才会升华或凝华 2020-07-05 …
冬日里的人们是多么什么,多么什么啊! 2020-12-14 …
相关搜索: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