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4.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晋国发生日食,晋国君王问吉凶于大臣文伯,文伯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以下各项中,与文伯的观点相近的

题目详情
24.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晋国发生日食,晋国君王问吉凶于大臣文伯,文伯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以下各项中,与文伯的观点相近的是
A.孔子:“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
B.墨子:“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
C.王充:“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
D.董仲舒:“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段话其实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思想 否定了我国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 中心思想就是灾祸不是天定的,而是人事变化的结果.
鲁昭公七年夏季里的一天发生了日食.当时的人们以为一定是上天要降灾祸了.晋国国君就问士文伯,灾难会降临在哪个国家.史文博就说:“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这也就是说,在士文伯看来,“日月之灾”也只是表象,“不用善”才是最终原因.
只有C中的王充是唯物主义的
他反对所谓违反天意必受其灾的“警告”,论述了自然界的灾难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根本不是什么上天的震怒,天只是“阴阳不知”、“气自为之”的无为现象.如果说有,也只是某些人编造出来的.
注意和D区分 董仲舒是支持天人感应的
看了 24.据《左传·昭公七年》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①。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  2020-04-07 …

越州刺史皇甫政月夜泛镜湖,命谟吹笛,谟为之尽妙.倏有一老父泛小舟来听,风骨冷秀,政异之,进而问焉翻  2020-06-18 …

税制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税制改革。据此回答。“户无主客,以现  2020-07-01 …

古代曾有人认为:“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据此可知,该人的  2020-07-03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①,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2020-07-12 …

选取你所熟悉的一个公共管理问题,(1)描述着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2)应用所学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2020-08-03 …

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  2020-11-07 …

税制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税制改革。据此回答。“户无主客,以现居  2020-11-30 …

2011年1月,湖北省政府法制办发出公告,向社会公开征集2011年度政府规章立法建议项目。湖北省政府  2021-01-07 …

税制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税制改革.据此回答1—3题.1.“户无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