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4.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晋国发生日食,晋国君王问吉凶于大臣文伯,文伯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以下各项中,与文伯的观点相近的

题目详情
24.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晋国发生日食,晋国君王问吉凶于大臣文伯,文伯对曰:“不善政之谓也.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以下各项中,与文伯的观点相近的是
A.孔子:“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
B.墨子:“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
C.王充:“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
D.董仲舒:“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段话其实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思想 否定了我国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 中心思想就是灾祸不是天定的,而是人事变化的结果.
鲁昭公七年夏季里的一天发生了日食.当时的人们以为一定是上天要降灾祸了.晋国国君就问士文伯,灾难会降临在哪个国家.史文博就说:“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这也就是说,在士文伯看来,“日月之灾”也只是表象,“不用善”才是最终原因.
只有C中的王充是唯物主义的
他反对所谓违反天意必受其灾的“警告”,论述了自然界的灾难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根本不是什么上天的震怒,天只是“阴阳不知”、“气自为之”的无为现象.如果说有,也只是某些人编造出来的.
注意和D区分 董仲舒是支持天人感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