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重九夜偶成黄仲则①悲秋容易到重阳,节物②相催黯自伤。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依依水郭人如雁③,恋恋寒衣月似霜。差喜④衰亲⑤话真切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重九夜偶成
黄仲则
悲秋容易到重阳,节物相催黯自伤。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
依依水郭人如雁,恋恋寒衣月似霜。
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
   【注释】①黄仲则:清代诗人。一生漂泊求仕,作此诗时短驻家中。②节物:随时节改换的事物,此指重阳节的菊花。③人如雁:谓人似旅雁,终年南北翔游,栖无定所。④差喜:幸好。⑤衰亲:老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首联以“重阳”“节物”紧扣诗题的“重九”,而“节物”又关联下一句中的“花”。
B.颔联写重阳节饮酒赏菊,且无风无雨,这些雅事乐景与诗人内心寂寞凄凉形成对比。
C.颈联写极目所见:水郭边还有那些身着寒衣的旅人们奔波在外,增添了诗人的忧伤。
D.尾联的内容情感与前三联明显不同,语意与情感的突转,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
(2)“恋恋寒衣月似霜”一句中的“霜”,写出了幽冷、凄清、惆怅的主观感受;下列诗句中的“霜”也写出了这种感受的两项是___
A.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B. 雪色随高岳,冰声陷古塘。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韦庄《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C.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D. 别叶萧萧下,含霜处处流。如何共清景,异县不同游。(皎然《山中月夜寄无锡长官》)
E.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贾岛《剑客》)
(3)“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C项是想象或回忆的内容,不是极目所见.
(2)A D   “梅朵半含霜”写出梅的不畏严寒;“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是咏物诗,“清霜”就是指自然界的霜,不是写诗人的感受;“含霜处处流”,根据后文诗句“如何共清景”,可以看出这里没有幽冷、凄清、惆怅的主观感受.
(3)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作答本题一是抓住诗歌中的“喜”,二是要注意注释“一生漂泊求仕,作此诗时短驻家中”,由此可见此诗表达的情感有喜有悲.

答案:
(1)(3分)C
(2)(4分)A D
(3)(5分)答案示例:这两句诗中有“喜”;诗人能在家里陪老母亲过重阳节,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这两句诗中也有“悲”;诗人长期漂泊于外,常有寂寞凄凉之感,虽有短暂回家之喜,但可能很快又要踏上漂泊之旅,这“喜”是以“悲”为底色的,喜中有悲.
(以上是答题示例,学生的答案不必拘泥于此,意思对即可.答出“喜”1分,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清楚1分.答出“悲”1分,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清楚2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2020-04-22 …

有人知道这首《踏歌》.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相随相依映日御风有人知道这首《踏歌》.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  2020-05-16 …

敬畏老师阅读答案敬畏老师①一日上街买菜,见街上围了一大堆人,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手握一块  2020-06-07 …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下列各题。父亲的早晨沈宏①星期六的清晨,吃过早饭,我对父亲说:“我们出去走走吧  2020-06-09 …

阅读于谦的《观书》,完成下列各题。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2020-06-11 …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后面小题。(3分)观书(节选)明·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  2020-06-11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观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  2020-06-23 …

读于谦《观书》诗,如要写读后感,应抓住ABCD中哪句诗句来写?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2020-07-2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新春感事(明)王稚登信有清风不厌贫,吹帘入幌转相亲。红颜薄命空流水,  2020-12-07 …

阅读《母亲的诗》,回答1—5题。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