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英语翻译拜月新(李端)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题目详情
英语翻译
拜月新(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古诗中往往有些短章,言少情多,含蓄不尽.诗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李端的《拜新月》即其一例.
唐代拜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民间也有.这首描写拜月的小诗,清新秀美,类乐府民歌.诗中既未明标人物身份,就诗论诗,也无须非查明所指不可.以诗中情感与细节论,宫廷可,民间也无不可.
开帘一句,揣摩语气,开帘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开帘一见新月,即便于阶前随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长期以来积有许多心事,许多言语,无可诉说之人,无奈而托之明月.以此无奈之情,正见其拜月之诚,因诚,固也无须兴师动众讲究什么拜月仪式.“即便”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自是欣赏全诗的关键所在: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其实,少女内心隐秘,非愁怨即祈望,直书反失之浅露.现只传其含情低诉,只传其心绪悠远,诗情更醇,韵味更浓.庭院无人,临风拜月,其虔诚之心,其真纯之情,其可怜惜之态,令人神往.即其于凛冽寒风之中,发此内心隐秘之喃喃细语,已置读者于似闻不闻、似解不解之间,而以隐约不清之细语,配以风中飘动之罗带,似纯属客观描写,不涉及人物内心,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后两句呕心吐血,刻意描绘,而笔锋落处,却又轻如蝶翅.
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这正是诗人高超艺术功力所在.
看了 英语翻译拜月新(李端)开帘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月牙怎么会在西北角呢这是什么现象今天晚上我看到月牙在天空的西北上不知道这是什么现象月亮不是应该在天  2020-05-14 …

北京英语导游笔试和口试不一起,我可不可以等考完了笔试再准备口试?一个月的时间够吗?谢谢了  2020-06-05 …

知道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哥哥姐姐回答我一个问题.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2020-06-10 …

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是怎么做的?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  2020-06-10 …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2020-06-25 …

晚上9点月亮在东北方向月亮不是晚上从东边升起吗?怎么9点还在东北方向?不是应该从东边到南边到西边吗  2020-07-25 …

我是学美术的想在后三个月提高英语成绩.我们英语老师说他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北服来证了,所以到他那补英语  2020-08-03 …

全世界是不是八月十五月亮都是满月是不是八月十五不管在哪里的晚上都能看到满月?如果都是北半球呢?  2020-08-0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75年8月23日英王宣布殖民地居民的反抗运动为非法,并声言“宁可  2020-11-03 …

2011北京中考《日积月累》作文如题,我写的是议论文,总论点日积月累使人成功,几个小分论点“日积月累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