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30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一秦汉时期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选官办法有四种:一是“纳赀(买官)”,二是“任子(高级官吏可保子弟一人为官)”,三是
题目详情
| (30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材料一 秦汉时期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选官办法有四种:一是“纳赀(买官)”,二是“任子(高级官吏可保子弟一人为官)”,三是“察举”,四是“征辟”。最有意义和影响的是“察举”。刘邦建国后,奉行“打天下者坐天下”原则,任用跟随自己的旧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科目很多,都以“德行”为先、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对策)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材料二《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材料三 贞观初年,唐太宗亲自查看考进士的情况。发榜时,他带着几个内侍,来到端门前,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高兴的对身边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为,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材料四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请回答: (1)据材料,秦汉时期的“任子”与先秦时期哪种选官制类似(3分)?察举制在汉武帝时期完备的表现有哪些(6分)?“德行”为先、“儒学”为主,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思想文化政策(3分)? (2)材料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6分)? (3)据材料四的图表,分析从科举制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6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类似:世卿世禄制度 (3分) 表现:有了众多的科目,采用对策(考试)方式,确定了考试的内容,统一的选材标准(6分) 反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推行儒家德政 (3分) (2)三省六部制下,吏部掌管了天下大小之官的考功、任免权;改变了以往郡县长官自举臣僚的情况,加强了中央集权;完善科举考试,中央政府完全掌握了选官、任官之权。 (6分) (3)变化:来自士族、特权阶层的子弟减少;来自平民、寒素家庭子弟的比例不断增长(6分) 影响:科举制往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为贫寒阶层改变命运(处境)提供了更宽的途径,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使更多的人被儒学思想束缚,阻碍了社会发展。(任意两点,给6分。其他言之成理者,也可得分) |
| |
看了 (30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这样一条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清朝后期形成捐纳 2020-05-13 …
5.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情形中,应办理税务注销登记的有()。A.纳税人 2020-06-15 …
(30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材料一秦汉时期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选官办法有 2020-06-22 …
下列四项措施中,哪一项是武则天采取的[]A.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B.重视纳谏,合并州县C.改革选官制 2020-07-28 …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将在全国税务系统内建立《纳税信誉等级制度》,对全国所有纳税人进行信用评级。根据相 2020-11-06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要求用图表的形式归纳内容包括:中央制度,地方制度,选官制度,监察与谏议制度 2020-11-29 …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 2020-12-04 …
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A.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2020-12-04 …
人体内的腔主要有颅腔和体腔,其中体腔较大,分隔为胸腔和腹腔,在这两个腔中容纳有人体的多个器官.据此回 2020-12-06 …
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