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竭泽而渔是一则什么故事?意为什么?比喻什么?
题目详情
竭泽而渔是一则什么故事?意为什么?比喻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竭泽而渔,抽干池水,捉尽池鱼.比喻目光短浅,缺乏深谋远虑.语出《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淮南子·本经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高诱 注:“竭泽,漏池也.”《明史·文震孟传》:“徐议濬财之源,毋徒竭泽而渔.”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解释】: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出自】:《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启示】又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与失永远是一对矛盾.世上没有绝对的得和失.所以明智的人得时考虑到了失,失时看到了得,在得失之间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
释“竭” 上文“竭泽而渔”中的“竭”,指“干涸”,这里是使动用法,句意为使池水干涸而捕鱼.又,“地震,山崩川竭”,意为因为地震,山崩塌,河流干涸.它还指“尽”,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力竭而毙”,意为精力用尽而倒下.
【解释】: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出自】:《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启示】又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与失永远是一对矛盾.世上没有绝对的得和失.所以明智的人得时考虑到了失,失时看到了得,在得失之间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看了 竭泽而渔是一则什么故事?意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齐景公出猎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 2020-05-13 …
小华读一本故事书,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1:5,在读60页,则比是3:5.数有多少 2020-05-21 …
1.发展特长,如克莱利手中的曼陀铃,能走出天籁之音,如穗城的木棉,能燃烧出特洛伊大火般的热烈,如宫 2020-05-23 …
文言文阅读齐景公出猎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 2020-06-22 …
竭泽而渔是一则什么故事?意为什么?比喻什么? 2020-06-22 …
竭泽而渔是一则什么故事?意为什么?比喻什么? 2020-06-22 …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国有三不祥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曰:“今日寡人出猎,上 2020-06-27 …
齐景公出猎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 2020-07-08 …
甲车间与乙车间人数比是3:5,甲车间给乙车间150人,则比是3:7,甲乙车间各多少人? 2020-07-12 …
英语翻译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