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晒月亮(丁立梅)①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②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远处的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晒月亮(丁立梅)
①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
②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月光浴。白天的喧嚣与燥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
③竹床,长凳,门板,被早早地搁置到苞谷场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村人们都聚拢过来纳凉。人人手中一把蒲扇,坐着或躺着。风从这边吹过来,从那边吹走,月光的羽毛飞起来。这个时候,再坚硬的线条,也会变得柔软。
④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大人讲故事。我们最喜欢缠的人是邻居二伯,他仿佛有一肚子的故事。二伯长相挺“凶”,一脸麻子,还瞎了只眼。平时一个人过,住在两间草棚里。大白天我们看到他,都绕道走。但到了月亮的晚上,他的脸上,却奇迹般一片柔和,甚至有些慈眉善目,我们都不再怕他。
⑤二伯见到我们缠他,颇为得意。总是卖关子似地轻咳一声,再咳一声,说,从前哪。然后就停顿下来。我们急啊,追问,是从前有只狐么?二伯笑着不吭声,只把那一把破蒲扇摇来摇去,像拈花而笑的佛了。
⑥于是有聪明伶俐的孩子,赶紧上去帮他扇扇子,还有的孩子去帮他敲背。他很是享受地微闭着眼,笑对其他人语,谁说我无儿无女的日子不好过的?瞧瞧,我有这么多孩子呀。大家便哄笑,说,你好福气。
⑦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二伯的故事讲开了,是我们百听不厌的狐故事。故事自然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从前,说有一个赶考的书生,在半路上救了一只掉进陷阱的狐,那是只成了精的女狐呀,一下子爱上书生了,就一路尾随了书生去赶考。就要赶到京城时,书生突遇强人,遭到抢劫,差点丢了性命。狐便化成女子,日夜悉心照料他。书生伤好后,就和狐结成了失妻。后来,狐妻助书生考上了状元。
⑧故事说到这儿,很圆满了。我们满足地叹气。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
⑨一旁的祖母,蒲扇在手上摇得可有可无,眼睛,早就闭上了。我们这才发现,已是下半夜了,木板床上有鼾声响起。月亮渐渐偏西了,是情深意长的一个回眸。我们的眼睛也不争气地粘上。母亲用扇子轻轻拍我们,该回屋睡去啦。邻居二伯显得意犹未尽,说,明天再来听二伯讲故事呀,二伯一定给你们讲一个更好听的。
⑩我们打着哈欠,嘴里面应着好,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屋子里走,披一身一肩的月光。回到屋里,人刚一沾上床,就进入梦乡。梦里,摇晃着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下,跑着一只漂亮的狐,白色的毛,雪一样的……
⑪多年过去,故乡的月亮一直在我的心头亮着,我找不到很好的词汇来描述它。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偶然看到“晒月亮”这个词,一下子像遇到知己般的,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
(1)选文第一段说“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它的丰富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2)第二段中,哪个词最能突出景物的特点?结合下文,此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
(4)选文说“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对于孩子的这种想象,你是如何理解的?
(5)“晒”通常与太阳相联系,意思是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晒月亮”的理解。
晒月亮(丁立梅)
①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最丰富的,莫过于月光了。
②那真的是一泻千里漫山遍野呀,奶油样的,听得见汩汩流动的声音。远处的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月光浴。白天的喧嚣与燥热被涤荡得干干净净,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这个时候的乡村,格外宁静。
③竹床,长凳,门板,被早早地搁置到苞谷场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村人们都聚拢过来纳凉。人人手中一把蒲扇,坐着或躺着。风从这边吹过来,从那边吹走,月光的羽毛飞起来。这个时候,再坚硬的线条,也会变得柔软。
④小孩子们可以缠着大人讲故事。我们最喜欢缠的人是邻居二伯,他仿佛有一肚子的故事。二伯长相挺“凶”,一脸麻子,还瞎了只眼。平时一个人过,住在两间草棚里。大白天我们看到他,都绕道走。但到了月亮的晚上,他的脸上,却奇迹般一片柔和,甚至有些慈眉善目,我们都不再怕他。
⑤二伯见到我们缠他,颇为得意。总是卖关子似地轻咳一声,再咳一声,说,从前哪。然后就停顿下来。我们急啊,追问,是从前有只狐么?二伯笑着不吭声,只把那一把破蒲扇摇来摇去,像拈花而笑的佛了。
⑥于是有聪明伶俐的孩子,赶紧上去帮他扇扇子,还有的孩子去帮他敲背。他很是享受地微闭着眼,笑对其他人语,谁说我无儿无女的日子不好过的?瞧瞧,我有这么多孩子呀。大家便哄笑,说,你好福气。
⑦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二伯的故事讲开了,是我们百听不厌的狐故事。故事自然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从前,说有一个赶考的书生,在半路上救了一只掉进陷阱的狐,那是只成了精的女狐呀,一下子爱上书生了,就一路尾随了书生去赶考。就要赶到京城时,书生突遇强人,遭到抢劫,差点丢了性命。狐便化成女子,日夜悉心照料他。书生伤好后,就和狐结成了失妻。后来,狐妻助书生考上了状元。
⑧故事说到这儿,很圆满了。我们满足地叹气。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
⑨一旁的祖母,蒲扇在手上摇得可有可无,眼睛,早就闭上了。我们这才发现,已是下半夜了,木板床上有鼾声响起。月亮渐渐偏西了,是情深意长的一个回眸。我们的眼睛也不争气地粘上。母亲用扇子轻轻拍我们,该回屋睡去啦。邻居二伯显得意犹未尽,说,明天再来听二伯讲故事呀,二伯一定给你们讲一个更好听的。
⑩我们打着哈欠,嘴里面应着好,一脚高一脚低地往屋子里走,披一身一肩的月光。回到屋里,人刚一沾上床,就进入梦乡。梦里,摇晃着一个大大的月亮,月亮下,跑着一只漂亮的狐,白色的毛,雪一样的……
⑪多年过去,故乡的月亮一直在我的心头亮着,我找不到很好的词汇来描述它。不久前,我在一篇文章里偶然看到“晒月亮”这个词,一下子像遇到知己般的,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呵。
(1)选文第一段说“乡村的夏夜是丰富的”,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它的丰富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2)第二段中,哪个词最能突出景物的特点?结合下文,此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月亮饱满,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深情款款。
(4)选文说“星光下,我们想像着那只美丽的狐狸,希望自己也能遇到一只。或者,自己就是那样一只狐狸”。对于孩子的这种想象,你是如何理解的?
(5)“晒”通常与太阳相联系,意思是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晒月亮”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内容理解与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从第一段提示词“乡村夏夜的月光是丰富的”从后面总结出它一泻千里,漫山遍野,照耀着乡村的人和物; 乡村夏夜的生活是丰富的,孩子们可以听二伯讲神奇的故事,做一个神奇的梦.
(2)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月光浴,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通过描写月光和月光下的乡村景物,渲染了宁静安闲的气氛;为下文写月下乘凉、听故事和安闲地睡去做铺垫;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结合语境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月亮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成深情款款、情深意长的女子,突出了月光的柔和,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爱恋之情.
(4)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听了大人讲的狐狸报恩的故事,狐狸帮助别人,让我们都希望遇到或变成狐狸,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也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本题是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分析表面含义即是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题目的含义从句子“ 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来体会,写出了孩子们在月光下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答案
(1)乡村夏夜的月光是丰富的,它一泻千里,漫山遍野,照耀着乡村的人和物; 乡村夏夜的生活是丰富的,孩子们可以听二伯讲神奇的故事,做一个神奇的梦.
(2)宁静.通过描写月光和月光下的乡村景物,渲染了宁静安闲的气氛;为下文写月下乘凉、听故事和安闲地睡去做铺垫;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成深情款款、情深意长的女子,突出了月光的柔和,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爱恋之情.
(4)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也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晒月亮”是“晒太阳”的巧妙化用,写出了孩子们在月光下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2)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的考查.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田野、小径,近处的树木、房屋,都开始了月光浴,植物们在月下甜蜜地呼吸,脉脉含情.虫儿在叶间欢天喜地唱着歌.露珠儿悄悄滴落,沁凉的,清香的”通过描写月光和月光下的乡村景物,渲染了宁静安闲的气氛;为下文写月下乘凉、听故事和安闲地睡去做铺垫;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结合语境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月亮像怀了无限甜蜜的女子”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成深情款款、情深意长的女子,突出了月光的柔和,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爱恋之情.
(4)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听了大人讲的狐狸报恩的故事,狐狸帮助别人,让我们都希望遇到或变成狐狸,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也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本题是对题目含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在首段与末段,寻找对题目的解释与深化,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双关含义,分析表面含义即是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题目的含义从句子“ 故乡夏夜里那明晃晃的月亮,原是供我们晒的”来体会,写出了孩子们在月光下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答案
(1)乡村夏夜的月光是丰富的,它一泻千里,漫山遍野,照耀着乡村的人和物; 乡村夏夜的生活是丰富的,孩子们可以听二伯讲神奇的故事,做一个神奇的梦.
(2)宁静.通过描写月光和月光下的乡村景物,渲染了宁静安闲的气氛;为下文写月下乘凉、听故事和安闲地睡去做铺垫;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成深情款款、情深意长的女子,突出了月光的柔和,表达了内心的喜悦和爱恋之情.
(4)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也表现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晒月亮”是“晒太阳”的巧妙化用,写出了孩子们在月光下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看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20年除夕1月24日出生男孩五行缺火取名响亮好听的名字 2020-03-30 …
如图所示,小亮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阻值不同的电阻及导线等实验器材,探究电流 2020-06-30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楚王谓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不讲求辞 2020-07-16 …
什么天气条件下繁星点点没有月亮?什么天气条件或者什么时候(四季还是月份)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没有月 2020-07-22 …
根据文中小外甥的看法把月亮比作天的眼睛,完成下题:月有阴晴圆缺有时候月亮完全看不见,这是月亮———— 2020-11-06 …
诸葛亮不听魏延的话,轻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可惜呀,不然历史要改写了.诸葛亮确实是太谨慎了,不肯冒险. 2020-12-01 …
怎么识别cpu是A,B,C还是D?听到说有的主板支持A的CPU,有的主板支持D的CPU.怎么区分CP 2020-12-10 …
2011四级算分今天刚考完,听力选择大概对了5-6个,保守估计.听力单子句子一个没写.选词填空全对, 2020-12-18 …
听录音,把句子补充完听录音,把句子补充完整.A:Excuseme,where'sthe?B:It's 2020-12-22 …
2011,02,14两个月亮,听说2011,02,14也就情人节那天会出现两个月亮,帮我查下。我想了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