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赏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按要求答题。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
题目详情
赏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按要求答题。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 ① 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 ② 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小题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2分) 小题2:请赏析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2分) 小题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 小题1:运用了衬托(或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以林莺巢燕之“静”反衬出杜鹃悲切的叫声 小题1: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
点评: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是诗歌鉴赏题中常考的题型,那么怎样来分析呢,一般可以这样来分析:(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1:试题分析:故山,故乡。“半世”,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这结尾的两句进一步表明处境,生发感慨,把他此时闻鹃内心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此时作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羁愁,这里的“犹自……况”就是表示这种递进。 点评:体会诗人的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诗歌的内容,(2)诗人的处境,(3)诗歌的写作背景等,从这些角度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可以说是较为全面的。 |
看了 赏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是市民对“净畅宁工程”满意程度的扇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非常不满意的人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2020-04-06 …
犹如蓬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信空啥意思?蓬华是什么,不信空又是什么说法? 2020-05-16 …
抗战胜利后,国际形势对中国非常不利的因素是[]A.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B.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和强 2020-05-17 …
抗战胜利后,国际形势对中国非常不利的因素是A.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B.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和强大C 2020-05-17 …
因式分解一道题有几种答案我和我们班的同学的答案经常有不同的,我的答案倒回去验算也是对的,他们也一样 2020-06-02 …
答题的技巧和什么什么的作用我都很熟了,我经常做一些中考的阅读题,答错的不准的我都尽力理解标准答案, 2020-07-25 …
求政治考试常见题型及回答方法不是理论,就是那种常见的问答题的回答,可以生搬硬套的那种.我记得去年学中 2020-11-03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 2020-11-29 …
动物谜猜?猜?猜?1.是鸡不长毛,是牛不耕田,是猫不捕鼠,是虎不上山。(打四种动物)2.会吼的马儿骑 2020-12-17 …
哲学认识论的答题方法高二下学期开始学认识论了,我感觉和上学期学唯物论和辩证法有很大的不同,分析型的问 2021-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