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南堂苏轼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如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1.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2.这首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南堂
苏轼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如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1.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2.这首诗的尾联含蓄别致,运用了以景作结的手法,请结合此诗分析这种手法的好处。
1.前两句描绘了睡前情景。首句写诗人“闭阁眠”之前的“扫地焚香”;次句所写的竹席“如水”、纱帐“如烟”,表现了诗人清幽的心境。后两句写诗人醒来,视线由小阁转向海天,看到的是“浪接天”的壮景,此时情感由悠然转向豁达。
2.诗句以景作结不仅表现了清净壮美的自然环境而且与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相融合呈现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美。
1.
分 析:
“扫地”二句,写作者在南堂焚香扫地而昼夜,睡在细密的竹席上,帐子又非常轻柔。帐如烟犹如李白《乌夜啼》中“碧纱如烟隔窗语”那样,形容纱帐似云烟缭绕一般轻软。这种闭门焚香昼夜的境界与苏轼《黄州安国寺记》所写的“焚香默坐”的心曲是一致的。也不同于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悠闲意境,而近似韦应物“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的高洁情怀。“客来”二句写诗人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这样以景收尾,不仅表现了清静壮美的自然环境,而且与诗人悠闲自得的感情相融合,呈现出一种清幽绝俗的意境美。
不被贬谪所困,仍能悠然欣赏的,表现出一种闲逸洒脱的情怀。作者虽遭贬谪,但仍保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两句说作者虽谪居他乡然并不以为意,梦醒揭窗看到水光接天的情景,又燃起胸中无限的豪情,表明作者壮心不已的情怀;“客来”二句写诗人梦中醒来,不知身在何方,但见西窗外水天相接,烟波浩渺。诗人不被贬谪所困,仍能悠然欣赏自然环境的清静壮美,表现出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有没有老外的汉语水平达到屈原,李白,韩愈,苏轼,曹雪芹的水平?有没有老外写辞如屈原,写诗如李白,填 2020-06-11 …
D.诗歌发展到唐代,体制更加完备,有古体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近体诗(如苏轼《饮湖上初 2020-06-27 …
古诗分类?一些别出心裁的古诗?(写景;如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山水风光.)可以唱的古诗?(如;苏轼的 2020-06-27 …
紧急古诗词问题古代诗人如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金戈铁马,驰骋疆 2020-07-02 …
表达诗人为国立功的情怀的诗句古代诗人如苏轼、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曾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 2020-07-02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还是原先就有山为愁眠山. 2020-07-04 …
古诗文填写古代诗人如苏轼、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曾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金戈铁马、 2020-07-11 …
诗仙()诗圣()三苏()诗佛()诗魔()小李杜(诗仙()诗圣()三苏()诗佛()诗魔()小李杜() 2020-07-26 …
一到六年级学过的所有古诗词,标好序号,比如古诗要按顺序来谁家里有苏教版语文书,帮一到六年级学过的所有 2020-11-13 …
古人作诗讲求意境,比如苏轼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说王维的诗具有画一般的意境。依据你对诗句“绿杨烟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