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古风·登高望四海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④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辉。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此鸟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④剑歌:弹剑而歌。《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最初不如意,曾三次弹剑而歌。
16.诗歌的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7.《行路难》多是古人感慨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作,此篇中诗人感慨“行路难”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概括。
16.这是一幅苍茫萧索的清秋荒漠图(2分),秋霜覆盖,万物萧索,寒风吹拂,原野荒寒(2分),暗示了作者面对秋景时的凄怆与悲凉。 (1分)
17.对荣华易逝、命运坎坷的人生遭遇的感慨(富贵荣华如东去的流水般一去不返,万事皆有波澜,起伏不定)。对小人得志,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的不满(白日被浮云掩去光辉,梧桐上栖息着燕雀,高贵的凤凰却落在灌木之上)。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想像陶渊明一样归去,又忍不住像冯谖一样弹剑高歌行路难)。(每点2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诗句的大致意思来总结,“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两句是:秋霜覆盖了世间万物,大风吹着原野,原野一片荒寒。由此可以得出这是一幅苍茫萧索的清秋荒漠图;“一切景语皆情语”,“严霜”“寒风”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凄怆悲凉的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诗后的注释重点理解“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几句的大致意思,结合这些诗句的意思分析行路难的原因即可,“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的意思是:富贵荣华如东去的流水般一去不返,万事皆有波澜,起伏不定;“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的意思是:白日被浮云掩去光辉,浮云漂浮不定;“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的意思是:梧桐上栖息着燕雀,高贵的凤凰却落在灌木之上;“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运用典故,意思是:想像陶渊明一样归去,又忍不住像冯谖一样弹剑高歌行路难。根据这些句子的意思总结原因即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读书重壑归沧海,下笔微云起泰山”出自刘克庄的哪首诗?都说“读书重壑归沧海,下笔微云起泰山”是刘克 2020-05-16 …
阅读下述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战国时期,商鞅在 2020-05-1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云冈一片云及巨涛初来时,看云冈也就是一道冈。临别时,方知云冈是一片云……沿冈脚 2020-06-15 …
请教古诗词读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为”应读第几声?“俄顷风定云墨色”的“顷”应读第几声?还有 2020-07-01 …
“色、黑”是通假字吗”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读音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读音 2020-07-07 …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区,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读云南相关材 2020-07-25 …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区,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读云南相关材 2020-07-25 …
造成初春气温骤变的原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低也有一定影响。以下关于云对气温影响的正确叙述 2020-12-07 …
风云雨雪组成成语,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读出来就行风()()()\x09\x09\x09云()()()\x 2021-01-13 …
读两幅图,据此回答16-17题下列对云南省叙述正确的是()A.云南省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 2021-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