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宋)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宋)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统一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阵阵秋风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醉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一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的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了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意对即可)

看了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然后回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菊[唐]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1)前两句诗从什么角  2020-04-26 …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中‘湿’和‘满’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有  2020-05-20 …

菊郑谷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2020-05-20 …

“由来不羡瓦松高”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2020-05-21 …

关于季羡林《听雨》的几个问题1:听雨给作者带来怎样独特的感受?概括回答文中描写了那些场景来烘托作者  2020-07-24 …

青青有一条漂亮的裙子,是爸爸从国外、带回来的。她穿着新裙子去上学,逢人便说,这条裙子值一千多块钱呢!  2020-11-08 …

材料一:小明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看到好友小刚穿了一双名牌鞋,非常羡慕,但是自己的父母工资都不高,买不起  2020-12-06 …

“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  2020-12-19 …

“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  2020-12-19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鲜活生动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理论文艺战线佳作频出,一股清新之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