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宿洞霄宫①林逋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宿洞霄宫 ①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6.此诗颔联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17.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
16.①色彩绚丽。用“碧”、“红”、“青”、“白”,描绘山水,色彩艳丽 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一片生机。③强烈对比。碧涧流红叶;青树映白云。④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⑤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
[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两点给6分;每一点包括:特点1分,分析2分]
17.清幽而闲适,浪漫而诗意深远。( 2分)尾联遐思悠悠,从听觉角度描绘了诗人的神往(1分):雨打芭蕉的美妙音律,枕上听雨的无限情韵。(2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第二联,“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进入具体写景。虽只有十个字,却有几个特点。第一,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第二,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一派活泼,一片生机,是活的景,不是死景。第三,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强烈的对比,映衬,激射,十分明亮,十分绚烂。第四,“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流红叶”十分匆忙,“点白云”十分悠闲。一俯一仰,一动一静,诗人心情的徘徊起伏,已经表现在了言外。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
试题分析:结末一联,用意在点出题目的“宿”字。他是打算在山中过夜的,不过还未到就寝的时候。然而他已经想到枕上的情景了:洞霄宫种了许多芭蕉,看天气又快要下雨,那雨打芭蕉的音响,一定又是很有韵味的。诗人故意发问:那么,谁能在枕上听到呢?其实他是知道的,他能领这种幽美的情韵,只是不晓得同听此声的还有哪些人罢了。就这样,诗是写完了;然而诗人还留下了悬念,也就是没有真正结束,让读者自己去追踪寻味了。这也正好回应开头那句“秋思亦无垠”,章法极为细密。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下列括括号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主题班会一开始.①(林菲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她说:“②(我语文不 2020-03-30 …
弹簧下挂有10克砝码,当撤去砝码后弹簧缩短两厘米.当将50克砝码挂在弹簧下时弹簧长25厘米,则弹簧 2020-05-13 …
题西林壁这首诗揭示了什么哲理 2020-05-23 …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代诗人是谁 2020-06-16 …
题西林壁这首诗中的诗人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 2020-06-16 …
苏式在题西林壁这首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020-06-23 …
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写(),后两句写(),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2020-06-30 …
题西林壁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020-07-05 …
上天、下海、入地、探微,这四件难事,都被咱们中国人一一征服: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首飞成功;国产航母下 2020-11-25 …
密山市、虎林市地处三江平原的穆棱河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两市的地带性植被应为A.亚寒带针叶林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