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题目详情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4分)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3)       你认为造成材料三所述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使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4)       据材料四归纳,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变化?(6分)

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变化的客观原因是什么(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7分) (1)(总结材料,简述变革方式)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 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分) (2)(突出思考革命、共和等关键词)孙中山思想的两个显著变化是: 方法上从主张改良变为主张革命; 目的上从维护清政府统治变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 (3)(内外因结合思考)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2分) (4)重大发展:思想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政治上改组国民党并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方针政策上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6分) 。 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 苏联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3分)。
看了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底部有凹进去的杯子我可以很轻易用手地把它吸起来,并且倒过来也不会掉下去底部有凹进去的杯子我可以很轻易  2020-03-31 …

尽:1完.2死亡.3达到极端.4全部用出.5用力完成.6全,都.尽心尽力()尽量()尽情()尽头(  2020-06-18 …

行于世当识人出自哪里?原文是:行于世,当识人,然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当知人,然知人不必言尽,  2020-06-25 …

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稀少,粮食产量大B.河湖密布,地  2020-07-03 …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一大批商品粮、棉、油、糖农业生产基地.是“我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  2020-07-07 …

位于赣南老区的将军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产区建生产基地、销区建销售终端、中间建冷链物流渠道等方式,  2020-08-01 …

某地区人口数从2000年起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截止2005年人口数围2100万。该地区2000年  2020-11-11 …

过去成都市郊区是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蔬菜用地  2020-11-12 …

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A  2021-01-24 …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中,正确的一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区时的产生,地球偏向力B.地方时,昼夜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