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河中石兽》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题。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
| 阅读《河中石兽》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1) | 下面对句中加粗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 A. | 尔辈不能究 物理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 B. | 沿河求之,不亦 颠 乎? 颠:疯狂 | C. | 石又再转,转转不 已 。 已:已经 | D. |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依照 | | (2) | 下面句中加粗词“之”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 | A.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B. |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C. |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 D. | 求之下流,固颠 | | (3) | 下面对“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这句话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B.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C.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D. |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 (4) | 下面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一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 [ ] | A. | 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这种人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 | B. | 天下的事情,但是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臆想吗? | C. | 天下的事情,但是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 | D. | 天下的事情,只知道事物的其中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去主观判断吗? | | (5) | 怎样认识文中的讲学家和老河兵?下面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讲学家讥笑庙僧,懂得物理,博得众人信服;老河兵自恃经验丰富,嘲讽别人。 | B. | 讲学家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经验丰富,从实际出发,提出正确意见。 | C. | 讲学家能博得众人信服,依靠的是丰富的知识,值得肯定;老河兵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依照的是他的丰富经验,精神可嘉。 | D. |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实际;老河兵以经验丰富自居,看不起、讥讽讲学家。 | | |
☆☆☆初二科学题☆1☆校园内有两株高大挺拔的雪松,望去似宝塔状,雪松具有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2020-05-13 …
赢在坚持的评语,作文如下,谁会?赢在坚持人生便如一块香料,是只有在坚持的信念为柴,坚守的行动为火炙 2020-06-22 …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同时流辈多上道还是同时辈流多上道?一楼,根据你的解释,那不就应该是“流辈”么?流 2020-06-26 …
逢年过节,我们常常会去百旺长辈,去时总要量力而行地带上一些礼品,可长辈往往要推辞,让我们不知如何回 2020-07-24 …
松油醇是一种调香香精,它是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节油分馏产品A(下式中的18是 2020-11-03 …
松油醇是一种调味香精,它是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节油分馏产品A(下式中的18O 2020-11-03 …
松油醇是一种调味香精,它是由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节油分馏产品A(下式中的18 2020-11-03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人生便如一块香料,是只有在坚持的信念为柴,坚守的行动为火炙烤中才能散发出最 2020-11-08 …
这篇作文的体裁是什么?坚持人生便如一块香料,是只有在坚持的信念为柴,坚守的行动为火炙烤中才能散发出最 2020-11-11 …
七年级学生小松(13岁)的做法中,属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是()A.在十字路口小松看到没车通过,便闯红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