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夜雪①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释①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夜 雪①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
(1)本诗题为“夜雪”,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描写夜雪的?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 雪①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
(1)本诗题为“夜雪”,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描写夜雪的?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从写作角度方面,进行解答.“衾枕冷”是触觉;“复见窗户明”是视觉;“时闻折竹声”是听觉.
(2)本题是根据诗歌描写的情景对诗人心境进行感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凄冷.
答案:
(1)触觉、视觉、听觉.
(2)抒发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孤寂心情.诗人说已讶衾枕冷,一冷字,既是说对天气的感觉,更是说诗人的心境.尤其深夜知雪重,时闻折枝声,更写出了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2)本题是根据诗歌描写的情景对诗人心境进行感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凄冷.
答案:
(1)触觉、视觉、听觉.
(2)抒发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孤寂心情.诗人说已讶衾枕冷,一冷字,既是说对天气的感觉,更是说诗人的心境.尤其深夜知雪重,时闻折枝声,更写出了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 2020-04-26 …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贞观二年,太宗谓 2020-04-26 …
翻译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对帝王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对帝王,多顺 2020-06-16 …
翻译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对帝王贞观十八年,太宗谓长孙无忌等曰:“夫人臣对帝王,多顺 2020-07-03 …
贞观政要,求谏第四翻译太宗求谏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2020-07-11 …
国家宗教事务局将在2013年全面完成宗教教职人员的认定备案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两个专项工作,并 2020-11-10 …
自上世纪80年代宗教院校恢复开办以来,载至2016年7月,经国家宗教局批准恢复设立的宗教院校共86所 2020-11-11 …
2010年2月9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在宗教界人士迎春茶话会上指出,2009年是宗教工作的重要一 2020-12-17 …
“宗,尊祖庙也”,意思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宗教信仰为纽带B.以血缘家族为纽带 2020-12-24 …
唐太宗话的中心思想,凡事皆须务本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