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夜雪①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释①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夜 雪①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
(1)本诗题为“夜雪”,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描写夜雪的?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 雪①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
(1)本诗题为“夜雪”,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描写夜雪的?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从写作角度方面,进行解答.“衾枕冷”是触觉;“复见窗户明”是视觉;“时闻折竹声”是听觉.
(2)本题是根据诗歌描写的情景对诗人心境进行感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凄冷.
答案:
(1)触觉、视觉、听觉.
(2)抒发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孤寂心情.诗人说已讶衾枕冷,一冷字,既是说对天气的感觉,更是说诗人的心境.尤其深夜知雪重,时闻折枝声,更写出了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2)本题是根据诗歌描写的情景对诗人心境进行感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进行分析.“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凄冷.
答案:
(1)触觉、视觉、听觉.
(2)抒发了诗人被贬之后的孤寂心情.诗人说已讶衾枕冷,一冷字,既是说对天气的感觉,更是说诗人的心境.尤其深夜知雪重,时闻折枝声,更写出了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诗歌鉴赏。(5分)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小题1:这首诗是从哪些 2020-06-21 …
阅读下面白居易的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雨 2020-06-21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5分)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小题 2020-06-21 …
阅读白居易的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雨早蛩①啼复 2020-06-21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0分)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 2020-07-25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各题。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该诗是 2021-01-0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021-01-18 …
阅读《夜雪》一诗,回答下列两小题。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写这 2021-01-19 …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负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这首诗是从()、()、()角度来描写夜 2021-01-19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这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