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士大夫见外侮日迫,颇有发奋自强之议,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为喜事。至稍涉洋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士大夫见外侮日迫,颇有发奋自强之议,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为喜事。至稍涉洋务,则更有鄙夷不屑之见横亘胸中。不知外患如此其多,时艰如此其棘,断非空谈所能有济。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材料二 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制制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引自《李鸿章奏折选》
材料三 1874年,由于火车机车撞到了一个看客,英国人修筑的上海至吴淞线铁路被暴民们扒掉了路基。两年后,两江总督在当地士绅的压力下购买了这段洋路并将其拆毁。1876,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文士们刻薄地讥笑他弃圣贤之邦而追随于洋鬼。
--引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四 在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化过程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中国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习西方,这就产生了一个融入世界的问题。中西文化接触后,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割裂中国文化传统、过分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现象;但是一因中国文化传统深厚,二因传统文化有其现实有效性,这就产生了转向民族传统的问题。近代以来这两种趋向一直存在,而抗日战争期间更加突出,在此期间,中共对于上面两种趋向做了顺应的变化……积极与美英打交道,认为“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提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形式”。
--引自《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李鸿章提出自强思想的国内外背景及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消极现象。分析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对社会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趋向”的含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两种趋向做了顺应的变化”的表现及影响。
材料一 士大夫见外侮日迫,颇有发奋自强之议,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为喜事。至稍涉洋务,则更有鄙夷不屑之见横亘胸中。不知外患如此其多,时艰如此其棘,断非空谈所能有济。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材料二 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制制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引自《李鸿章奏折选》
材料三 1874年,由于火车机车撞到了一个看客,英国人修筑的上海至吴淞线铁路被暴民们扒掉了路基。两年后,两江总督在当地士绅的压力下购买了这段洋路并将其拆毁。1876,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文士们刻薄地讥笑他弃圣贤之邦而追随于洋鬼。
--引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四 在世界进入资本主义化过程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中国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习西方,这就产生了一个融入世界的问题。中西文化接触后,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割裂中国文化传统、过分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现象;但是一因中国文化传统深厚,二因传统文化有其现实有效性,这就产生了转向民族传统的问题。近代以来这两种趋向一直存在,而抗日战争期间更加突出,在此期间,中共对于上面两种趋向做了顺应的变化……积极与美英打交道,认为“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提倡“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形式”。
--引自《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种趋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李鸿章提出自强思想的国内外背景及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消极现象。分析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进步对社会变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趋向”的含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两种趋向做了顺应的变化”的表现及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二的描述,结合李鸿章所处的时代可知,国外背景:列强入侵日益加剧,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背景:清政府腐朽无能,一些有识之士希望挽救危局.第二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一“然欲自强必先理财”、“欲自强必图振作”可以得出重视理财增加政府收入;奋发图强振兴经济;依据材料二“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制制利器”可以得出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依据材料二“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设一科取士”可以得出改革科举制度使之有利于士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2)第一小问的消极现象,依据材料一“断非空谈所能有济”、依据材料二“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空谈自强,鄙夷洋务及外国之利器;敌视新生科技,不接受西方文化.第二小问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的积极影响有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军事改革初见成效,近代海军开始建立;西学东渐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第一小问的含义,依据材料四的描述可知,“两种趋向”的含义是融入世界和转向民族传统.第二小问的表现,结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措施可以得出表现有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打击法西斯国家;转向民族传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第三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中共的这些表现使得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国外背景:列强入侵日益加剧,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背景:清政府腐朽无能,一些有识之士希望挽救危局.
内容:重视理财增加政府收入;奋发图强振兴经济;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改革科举制度使之有利于士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2)消极现象:空谈自强,鄙夷洋务及外国之利器;敌视新生科技,不接受西方文化.
积极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军事改革初见成效,近代海军开始建立;西学东渐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含义:融入世界和转向民族传统.
表现:①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打击法西斯国家;②转向民族传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毛泽东思想.
影响: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第一小问的消极现象,依据材料一“断非空谈所能有济”、依据材料二“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空谈自强,鄙夷洋务及外国之利器;敌视新生科技,不接受西方文化.第二小问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的积极影响有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军事改革初见成效,近代海军开始建立;西学东渐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第一小问的含义,依据材料四的描述可知,“两种趋向”的含义是融入世界和转向民族传统.第二小问的表现,结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措施可以得出表现有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打击法西斯国家;转向民族传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第三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中共的这些表现使得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国外背景:列强入侵日益加剧,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背景:清政府腐朽无能,一些有识之士希望挽救危局.
内容:重视理财增加政府收入;奋发图强振兴经济;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改革科举制度使之有利于士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2)消极现象:空谈自强,鄙夷洋务及外国之利器;敌视新生科技,不接受西方文化.
积极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军事改革初见成效,近代海军开始建立;西学东渐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3)含义:融入世界和转向民族传统.
表现:①融入世界:积极参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打击法西斯国家;②转向民族传统: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毛泽东思想.
影响: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看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先人“明日黄花”,以准时的赏花者的角度看,明日的花是不如今日的,况且明日是何时!所以明日黄花的观点 2020-06-13 …
“楚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闻于国中.”“国日安,主日尊,名声日显,此所谓吉主者也.”的翻译 2020-06-23 …
读GPS手机界面图,界面上的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问题。1.此时,持有GPS手持机者所在的地形区 2020-06-29 …
律令者,吏胥之所守也;政道者,天子与百官之所图也.守律令而不敢变,吏胥之所以侍立而体卑也;行政道而 2020-07-14 …
下列图中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完成19-20题.摄影爱好者拍摄“ 2020-07-25 …
该图是北半球局部日照图,AB为晨昏线,纬线BC弧度为90º。图示区域恰好全部为8日。读图回答问题。1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孟子见齐宣王日:“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 2020-11-15 …
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1-12题.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 2020-12-18 …
如图所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图中日本侵略者左脚深陷中国大陆,右脚艰难迈向太平洋。下列符合其主题 2021-01-15 …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结合下图所示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