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余文坼意外遂愿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④,事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常云于湖州置贷③,暂住村店

题目详情

余文坼意外遂愿
余文坼(chè),浙人,少孤,寄居京江④,事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弃举业作贾,往来苏、扬间。志欲破万卷,而无钱购书,惟凭借读。常云于湖州置贷③,暂住村店,俄春涨发,村落困巨浸④中,移居主人楼上。方以阻行期为郁郁,忽睹楼侧贮书四架,悉经、史、子、集,喜甚,伏而诵之,焚膏继夜,諰諰⑤恐不能遍览。喁喁⑥数旬,竟忘为置贷来也。迄水将退,而脚气⑦大发,住养匝月,架上书悉归腹笥矣。
(选自清?张泓《滇南忆旧录》)
[注释]①京江:古地名,今镇江市。②举业:参加科举考试的学业。③贷:办货。④浸:水。⑤諰諰(xǐ xǐ):恐惧的样子。⑥喁喁(yúyú):小声读书的样子。⑦脚气:指脚气病。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孤②寄居③甘④旨⑤贾⑥贮⑦膏⑧迄⑨匝
2.翻译:
①方以阻行期为郁郁;
②架上书悉归腹笥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幼时失父亲②客居③甜④美味⑤商人、买卖⑥藏⑦油⑧到⑨满 
2.①正在因为行期被阻而闷闷不乐;
②书架上的书全读完并化为腹中经纶


1、关键词:①古今异义:孤,幼年丧父;⑨匝,周,满
2、疑难句子:①以……为:把……当作,认为……是
[文言知识]“常”与“尝”。“常”作“经常”、“平常”解,古今相同。但文言中“常”又同“尝”,作“曾经”解。上文“常云于湖州置贷”,意为曾经说是在湖州办货。又,《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意为汉高祖担任亭长时,曾告假回乡。“尝”,通“常”,又解为“曾经”。
【译文】
余文坼,浙江人,少年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和母亲寄居在京江这个地方。他是一个极其孝敬母亲的人。但是家里太穷了供不起他读书(甘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读书的学费),于是他就放弃读书转而开始在苏州和扬州之间做起生意。虽然他的志向是读万卷书,但是却没有钱来买书,只能靠借书来读。人们说他有一次到湖州做生意的时候(置贷的意思翻译不是很确定)暂住在一个村子的旅店里面。恰巧春季发大水,村子被洪水包围,为了安全起见他移到主人的楼上暂住,刚开始还在为洪水阻碍了他的行程郁郁寡欢,突然看到楼上一侧有四架书,都是经史子集一类的书,非常高兴,于是夜以继日的读书,唯恐怕时间不够读不完这些书,到最后竟然连读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做生意的时候都忘记了。洪水快要退去的时候,他又生病了(什么病不是很确定)只好在这里地方继续养病,住了几个月之后书架的书已经全部被他读完了!
看了 余文坼意外遂愿余文坼(ch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造句急!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2020-05-16 …

请问“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怎么解释?  2020-06-17 …

己所不欲,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出处:《论语·颜渊》  2020-07-02 …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  2020-07-07 …

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迫别人去做的那个古语是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翻  2020-07-08 …

英语翻译盖欲立一哲学的道理以主张一事,与事实一事不同.实行不辨,则缄默即可;欲立一哲学的道理,谓不  2020-08-01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它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站  2020-11-08 …

1.工欲善其事,()2.(),夕死可矣.3.知者乐水,()4.无欲速,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  2020-11-24 …

下列与“立志欲坚不欲下列与“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A、登山始觉天高广  2020-12-15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啥意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