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正心修身克己复礼

题目详情
正心修身克己复礼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然而对于“克己复礼”的含义却有不同的阐释——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朱熹以及其他理学家的阐释,把“克己复礼”上升为某种普遍的哲理.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克己复礼 读音:kejifuli 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出处:《颜氏家训·归心》:“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复礼,济时益物.”
看了 正心修身克己复礼...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  2020-06-10 …

正心修身克己复礼  2020-06-20 …

《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  2020-07-20 …

翻译下面文言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⑴。”曰:“如斯而  2020-11-11 …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  2020-11-11 …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一段论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2020-11-14 …

(2014•日照)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020-11-16 …

关于360安全小卫士360安全小卫士怎么升级啊?卡把司机怎么不能创建快界方式(在360安全小卫士下载  2020-12-01 …

某人在阑尾炎手术后的康复期间,为促进其伤口的愈合,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鱼、肉、蛋、奶,因  2021-01-12 …

4.《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