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不同生物的相互依存--共生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就是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其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同生物的相互依存--共生
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就是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其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生物界中,共生生物不是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和谐共处的卡通角色。大部分共生生物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帮助另一种生物,它们只是选择了对自身最有利的生存方式,这是物种自然选择的本能行为。
人类其实也是共生生物,虽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所有生物的天敌,但当今世界的主流环保思想还是提倡与生物和谐共处、努力拯救濒危动物的。没有共生现象,地球上可能就不会存在生命。也许正是共生关系推动了多细胞生物的进化。有科学家认为,整个地球就是个巨大的共生有机体。但共生关系有时看起来很微妙和悄无声息,并非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绝对和谐。共生的传统定义是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然而,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凡是频繁发生密切接触的不同物种间的关系都属于共生关系,不管其中哪方受益。
有的共生生物要借助共生关系来维系生命,这属于专性共生。有的共生关系只是提高了共生生物的生存几率,但并不是必需的,这叫作兼性共生。共生关系有时是不对称的,在共生关系中很可能出现一种生物是专性共生而另一种生物是兼性共生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关系很简单--一种生物直接长在另一种生物之上或另一种生物体内。但生物学家认为两种生物如果存在某种生物化学关系,比如产生并分享酶、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那么它们也可以被视为共生生物。共生还分为内共生和外共生。内共生是指一种生物长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这里的“体内”是指生物体的细胞之间或身体组织里面。外共生是指一种生物长在另一种生物体外。
生物的适应现象多种多样,有时这种现象似乎有违逻辑,生物共生现象尤其如此。事实上,许多对进化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共生是驳斥自然进化的有力“证据”。其实,自然选择是解释共生生物进化过程的关键,在某生物种群中,有些个体具有比其他个体更利于生存繁衍的共生特征,它们更有可能将这种特征传给后代。而其他不具有这种有利特征的个体则很有可能在进行繁殖之前死去。这样经一代又一代的传递,有利于生存的优越特征会在该种群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决定共生特征能否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是种群压力--对某种群的个体来说比较艰难的生存环境。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的共生特征和它们逃脱天敌以及捕获猎物的特性同样重要。许多共生关系最开始也许只是兼性共生,在经历了长期进化之后,这些生物会变得越来越依赖共生关系,因为共生特征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具有优势。最终,共生双方将完全依靠共生关系获取食物、居所、酶等生存资料。
有的生物学家提出了一个叫作“共生起源”的理论,这一理论已经被普遍接受。该理论认为共生是地球上复杂生物起源的关键。科学家经过实验得知,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日益多样的微生物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共生关系,不同的微生物在共生关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以维持生存。这些共生关系逐渐发展成一个关系紧密的互利网络。最终,它们进化成了带有一层保护膜的整体,也就是我们说的细胞;而其中的微生物都成了细胞的一部分:线粒体、细胞核和核糖体。
(选自《自然密码》,有删改)(1)下列对“共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章叙述的共生关系是指在不同的生物之间,有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本身也获得了对方的帮助。
B.共生关系中的不同生物之间虽有和谐的一面,但并不是绝对的和谐,它们之间有时看起来还是相当微妙和悄无声息的。
C.共生形式有许多种,有的生物借助共生维系生命,有的只是提高了生存几率;有的生长在生物体内,有的生长在生物体外。
D.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会发生变化。在长期进化中,所有最初只是兼性共生关系的不同生物最后都会变得相互依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在共生关系中,对于大部分生物来说,它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帮助其他生物,这仅仅是物种自然选择的本能行为。
B.有些生物学家并不认可共生的传统定义,两种观点的分歧主要在“互利”的问题。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共生不一定要互利,而传统定义认为共生是互利关系。
C.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一种生物长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还是长在另一种生物体之上,这种共生关系都比较简单;但也有生物之间因存在某种生物化学关系而共生的特例。
D.对生物个体来说,比较好的生存环境是共生特征得以传承的唯一因素,而共生特征和逃脱天敌以及捕获猎物的特性等成为生物种族繁衍的重要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共生关系中不同生物的亲密接触只是基于对自己有利的生存方式,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家共同生活,一起工作,和谐相处的生存形式。
B.共生现象的出现意义巨大,没有共生现象,就一定不会出现多细胞生物的进化;没有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当然在地球上也就绝不会有生命的存在。
C.共生生物进化的过程与自然选择密不可分,生物种群中的有些个体将有利于生存繁衍的共生特征代代传递下去,而不具有这种有利特征的个体就很可能在繁殖前死亡。
D.共生是地球上复杂生物起源的关键。日益多样的微生物形成了一系列共生关系,随着细胞的出现,这些处于共生关系中的微生物成了细胞中的线粒体、细胞核和核糖体。
不同生物的相互依存--共生
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就是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其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生物界中,共生生物不是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和谐共处的卡通角色。大部分共生生物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帮助另一种生物,它们只是选择了对自身最有利的生存方式,这是物种自然选择的本能行为。
人类其实也是共生生物,虽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所有生物的天敌,但当今世界的主流环保思想还是提倡与生物和谐共处、努力拯救濒危动物的。没有共生现象,地球上可能就不会存在生命。也许正是共生关系推动了多细胞生物的进化。有科学家认为,整个地球就是个巨大的共生有机体。但共生关系有时看起来很微妙和悄无声息,并非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绝对和谐。共生的传统定义是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然而,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凡是频繁发生密切接触的不同物种间的关系都属于共生关系,不管其中哪方受益。
有的共生生物要借助共生关系来维系生命,这属于专性共生。有的共生关系只是提高了共生生物的生存几率,但并不是必需的,这叫作兼性共生。共生关系有时是不对称的,在共生关系中很可能出现一种生物是专性共生而另一种生物是兼性共生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关系很简单--一种生物直接长在另一种生物之上或另一种生物体内。但生物学家认为两种生物如果存在某种生物化学关系,比如产生并分享酶、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那么它们也可以被视为共生生物。共生还分为内共生和外共生。内共生是指一种生物长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这里的“体内”是指生物体的细胞之间或身体组织里面。外共生是指一种生物长在另一种生物体外。
生物的适应现象多种多样,有时这种现象似乎有违逻辑,生物共生现象尤其如此。事实上,许多对进化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共生是驳斥自然进化的有力“证据”。其实,自然选择是解释共生生物进化过程的关键,在某生物种群中,有些个体具有比其他个体更利于生存繁衍的共生特征,它们更有可能将这种特征传给后代。而其他不具有这种有利特征的个体则很有可能在进行繁殖之前死去。这样经一代又一代的传递,有利于生存的优越特征会在该种群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决定共生特征能否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是种群压力--对某种群的个体来说比较艰难的生存环境。在进化的过程中,生物的共生特征和它们逃脱天敌以及捕获猎物的特性同样重要。许多共生关系最开始也许只是兼性共生,在经历了长期进化之后,这些生物会变得越来越依赖共生关系,因为共生特征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具有优势。最终,共生双方将完全依靠共生关系获取食物、居所、酶等生存资料。
有的生物学家提出了一个叫作“共生起源”的理论,这一理论已经被普遍接受。该理论认为共生是地球上复杂生物起源的关键。科学家经过实验得知,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日益多样的微生物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共生关系,不同的微生物在共生关系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以维持生存。这些共生关系逐渐发展成一个关系紧密的互利网络。最终,它们进化成了带有一层保护膜的整体,也就是我们说的细胞;而其中的微生物都成了细胞的一部分:线粒体、细胞核和核糖体。
(选自《自然密码》,有删改)(1)下列对“共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文章叙述的共生关系是指在不同的生物之间,有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本身也获得了对方的帮助。
B.共生关系中的不同生物之间虽有和谐的一面,但并不是绝对的和谐,它们之间有时看起来还是相当微妙和悄无声息的。
C.共生形式有许多种,有的生物借助共生维系生命,有的只是提高了生存几率;有的生长在生物体内,有的生长在生物体外。
D.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会发生变化。在长期进化中,所有最初只是兼性共生关系的不同生物最后都会变得相互依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在共生关系中,对于大部分生物来说,它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帮助其他生物,这仅仅是物种自然选择的本能行为。
B.有些生物学家并不认可共生的传统定义,两种观点的分歧主要在“互利”的问题。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共生不一定要互利,而传统定义认为共生是互利关系。
C.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一种生物长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还是长在另一种生物体之上,这种共生关系都比较简单;但也有生物之间因存在某种生物化学关系而共生的特例。
D.对生物个体来说,比较好的生存环境是共生特征得以传承的唯一因素,而共生特征和逃脱天敌以及捕获猎物的特性等成为生物种族繁衍的重要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共生关系中不同生物的亲密接触只是基于对自己有利的生存方式,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家共同生活,一起工作,和谐相处的生存形式。
B.共生现象的出现意义巨大,没有共生现象,就一定不会出现多细胞生物的进化;没有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当然在地球上也就绝不会有生命的存在。
C.共生生物进化的过程与自然选择密不可分,生物种群中的有些个体将有利于生存繁衍的共生特征代代传递下去,而不具有这种有利特征的个体就很可能在繁殖前死亡。
D.共生是地球上复杂生物起源的关键。日益多样的微生物形成了一系列共生关系,随着细胞的出现,这些处于共生关系中的微生物成了细胞中的线粒体、细胞核和核糖体。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由原文第5自然段中的“许多共生关系最开始也许只是兼性共生…会变得越来越依赖共生关系”可知,并不是“所有”,只是“许多”.
(2)D “唯一因素”表述错误,由原文第5自然段中的“决定共生特征能否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是种群压力…生存环境”可知,生存环境只是关键因素,不是唯一因素.
(3)B“一定”“绝不会”的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第2自然段中的“没有共生现象,地球上可能就不会存在生命.也许正是共生关系推动了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可知本项错误.
答案:
(1)D
(2)D
(3)B
(2)D “唯一因素”表述错误,由原文第5自然段中的“决定共生特征能否得以传承的关键因素是种群压力…生存环境”可知,生存环境只是关键因素,不是唯一因素.
(3)B“一定”“绝不会”的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第2自然段中的“没有共生现象,地球上可能就不会存在生命.也许正是共生关系推动了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可知本项错误.
答案:
(1)D
(2)D
(3)B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缴费期次代码R30代表什么意思( )A.实收保费B.批改C.其他方共保份额 2020-05-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不同生物的相互依存--共生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就是共 2020-06-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不同生物的相互依存--共生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就是共 2020-06-20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 2020-06-23 …
请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的内容回答问题.生物王国普遍存在着奇特的共栖生活,其表现形式正如所谓的“人 2020-06-29 …
文言文问题.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 2020-07-01 …
文言文练习:秦穆公亡马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 2020-07-01 …
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 2020-07-01 …
文言文知识《说苑复恩》翻译0-解决时间:2008-3-2218:33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 2020-07-25 …
某个班级有学生40人其中有共青团员15人某个班级有学生40人,其中有共青团员15人,全班分成4个小组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