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短文画线处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

题目详情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短文画线处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战国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步骤一  根据虚词“也”、“矣”可以点断的地方为:臣 闻 古 之 君 子 交 绝 不 出 恶 声 忠 臣 之 去 也/不 洁 其 名/臣 虽 不 佞 数 奉 教 于 君 子 矣/恐 侍 御 者 之 亲 左 右 之 说 而 不 察 疏 远 之 行 也.
步骤二  根据实词搭配可以点断的地方为:臣 闻 古 之 君 子/交 绝 不 出 恶 声/忠 臣 之 去 也/不 洁 其 名/臣 虽 不 佞/数 奉 教 于 君 子 矣/恐 侍 御 者 之 亲 左 右 之 说/而 不 察 疏 远 之 行 也.
结合句意,确定断句为:
臣 闻 古 之 君 子/交 绝 不 出 恶 声/忠 臣 之 去 也/不 洁 其 名/臣 虽 不 佞/数 奉 教 于 君 子 矣/恐 侍 御 者 之 亲 左 右 之 说/而 不 察 疏 远 之 行 也.(“/”处为必断点)
参考译文:
我听说,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我虽不才,也曾多次接受有德之人的教诲,我担心大王听信左右的话,而不体察我这个被疏远人的行为.所以才斗胆以书信作答,只请大王您三思.
看了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宋汪莘《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朗。”深思而得之,诚有  2020-05-1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水调歌头汪莘《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朗。”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  2020-06-09 …

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汪莘《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朗。”深思而得之  2020-06-09 …

《菜根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从文化角度来讲,君子能“近之而不染”是因为  2020-06-15 …

《菜根谭》中说:“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要做到“近之而不染”必须[]A.积极参  2020-06-15 …

翻译古文田稷子相齐,受下吏之货金百镒,以遗其母.母曰:“子为相三年矣,禄未尝多若此也,岂修士大夫之  2020-06-26 …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费寝忘食、临危不惧、光明磊落、不屈不挠写一段话平  2020-07-02 …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些古语教诲我们要()①与时俱进,超  2020-11-21 …

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  2020-12-07 …

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