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

题目详情

玉米 (2N = 20)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 (A) 对矮秆、抗倒伏 (a) 为显性,抗病 (B) 对易感病 (b) 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 (AABB) 和乙 (aabb) ,据此培养 AAbb 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 由品种 AABB 、 aabb 经过 a 、 b 、 c 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________ , F 2 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 ________ 。

(2) 将图 1 中 F 1 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 2 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 ________ 。

(3) 过程 e 常采用 ________ 方法由 AaBb 得到 Ab 个体。与过程 a 、 b 、 c 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 a 、 e 、 f 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 。与过程 g 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 d 育种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 [   ]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欲使玉米中含有某种动物蛋白成分可采用上述 [   ]________ 方法;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 [   ]________ 方法。

(6) 在一块高秆 ( 纯合子 ) 玉米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玉米。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原因。 ( 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杂交育种  1/9
  (2)aaBb   (3) 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4)g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而且是不定向的  (5)d  基因工程育种  g  诱变育种  (6) 将矮秆玉米与高秆玉米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 ∶ 矮秆= 3∶1( 或出现性状分离 ) ,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或矮秆玉米与高秆玉米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看了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4.(15分)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一年种植一次。已知水稻的高杆(A)对  2020-04-06 …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  2020-04-06 …

(2014•宜昌模拟)水稻的高秆和矮秆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与易感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  2020-06-20 …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非糯性(T)非糯性(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有人用纯种高  2020-06-20 …

(2013•湖南一模)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  2020-06-20 …

某种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  2020-06-20 …

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  2020-06-20 …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  2020-07-07 …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两套育种方案。生物材料: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B.小麦的矮秆  2020-12-20 …

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请分析问答:(1)若①为高秆抗病(TTRR)小麦,②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