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非糯性(T)非糯性(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有人用纯种高秆非糯性水稻和矮秆糯性水稻,培育矮秆非糯性水稻新品种,步骤如下所示P:DDTT×dd

题目详情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非糯性(T)非糯性(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有人用纯种高秆非糯性水稻和矮秆糯性水稻,培育矮秆非糯性水稻新品种,步骤如下所示
P:DDTT×ddtt
F1:DdTt
F1花粉
幼苗
ddTT植株
(1)①②③④中需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______.
(2)④过程表示育种过程中的幼苗必须用______处理,原因是花粉培养出的幼苗均为______倍体,具有______的特点.
(3)用上述亲本培育矮秆非糯性水稻新品种,还可以采用______育种的方法.操作步骤的不同之处在于得到F1之后应______.
(4)已知非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紫红色.取上述F1水稻的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一半呈现蓝黑色,另一半呈现紫红色.该实验的结果验证了______定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①②③④中,③是花药离体培养,需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培养.
(2)由于花粉培养出的幼苗均为单倍体,长得弱小且高度不孕,所以必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
(3)用上述亲本培育矮秆非糯性水稻新品种,也可以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即用纯种高秆非糯性水稻和矮秆糯性水稻杂交得F1,让F1自交,从F2中选出矮秆非糯性个体,让其自交,再从F3中选出矮秆非糯性个体自交,重复之,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4)由于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且F1水稻的花粉中比例为1:1,说明该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故答案为:
(1)③
(2)秋水仙素   单      高度不孕
(3)杂交       让F1自交,从F2中选出矮秆非糯性个体,让其自交,再从F3中选出矮秆非糯性个体自交,重复之,直到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4)分离
看了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水稻高秆对矮秆呈显性.高秆非糯性水稻与另一种矮秆非糯性水稻杂交,得到的后代如图(这两对性状按自  2020-04-06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  2020-06-20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  2020-06-20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  2020-06-20 …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非糯性(T)非糯性(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有人用纯种高  2020-06-20 …

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T-t),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R-r),以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小麦为亲本进  2020-06-20 …

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伏,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有人让一种高秆非糯性水稻与另一种矮秆非  2020-06-20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  2020-06-25 …

已知玉米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  2020-07-01 …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