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蒙古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耶律楚材言:“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

题目详情
材料一 (蒙古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耶律楚材言:“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万石,足以供给,何为无补哉!”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凡长贰悉用士人。……辛卯(1231年)秋,帝(窝阔台)至云中,十路咸进廪箱及金帛,陈入庭中。帝笑谓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国用充足。”
--摘自《元史•耶律楚材传》
 材料二  元世祖时,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摘自《元史•高智耀传》
   中原汉族学者许衡给元世祖上疏说:“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次奚宜?”--摘自《元史•许衡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蒙古建国之初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概括双方的主要观点及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世祖采取了什么政策统治中原地区?有何历史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问题,对比材料一、二可知,蒙古建国之初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关于采取什么政策来统治汉地的问题(或汉法与旧俗之争).第二小问的观点及依据,依据材料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可知,蒙古贵族观点是把汉人全部赶走变为牧场,用蒙古旧俗治理汉地.其依据是汉人对国家无用;旧俗与汉法不同.依据材料一“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万石,足以供给,何为无补哉”可知,楚材、许衡观点是采用汉族制度,发展农、工、商业.其依据是农、工、商税收入丰厚,使国用充足;采用汉法统治长久.
(2)第一小问的政策,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可知,元世祖采取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统治中原地区.第二小问的意义,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元朝的统治;加速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得元朝的统治得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故答案为:
(1)问题:关于采取什么政策来统治汉地的问题(或汉法与旧俗之争).蒙古贵族观点:把汉人全部赶走变为牧场,用蒙古旧俗治理汉地.依据:汉人对国家无用;旧俗与汉法不同.楚材、许衡观点:采用汉族制度,发展农、工、商业.依据:农、工、商税收入丰厚,使国用充足;采用汉法统治长久.
(2)政策:采取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统治中原地区.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元朝的统治;加速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得元朝的统治得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
看了 材料一(蒙古臣)别迭等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盒子值15两银子,把珍珠还给楚国人,郑国人就亏了75%,郑国人给了楚国人45两银子,如果郑国人没有  2020-04-0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  2020-06-10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寡人自料,从楚当秦,未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  2020-06-17 …

初一历史史料分析,懂并善者进!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  2020-07-06 …

请阅读有关中国古代江南开发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  2020-07-0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书•张骞传》:“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  2020-07-2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  2020-11-12 …

阅读下面材料:中国人民银行资料显示,到200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银行存款数额为8.7万亿人民币.你想  2020-11-17 …

2002年11月18日,我国的中央银行一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全国发行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和5角硬币。由  2020-12-02 …

材料一: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7年11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