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阅读答案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晴天归路

题目详情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阅读答案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至于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为什么衡阳以南雁声甚少?这里是有科学道理的.
  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中说,冬初日照缩短,气温降至10℃以下,可激发北雁南飞.若日照增长,气温稳定在3℃以上,可适于雁的居留.湖南地处亚热带,有趣的是正好处于我国冬季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以南,8℃等温线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4—6℃,冬季日平均气温0℃的天数10天左右,雪日5—10天,日照又比北方长.回雁峰以北处于冬季10℃等温线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渔米乡物产丰富,衡阳以北地势低平,不仅有广阔的洞庭湖面,且沼泽港汊纵横,水库、池塘、水田密布,像明镜,
      ,      ,还有它们又极少封冻.雁是水上游禽,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白天在水中有鱼虾可觅,田中有遗谷可寻,夜有湖洲芦苇可栖,或饮或啄,或嬉或栖,实在相宜.况且几经长途跋涉,体力大耗,再渡南岭,山峦起伏,水面极少,食宿之地难寻,要远翔南海之滨,体力难持.于是大雁不再南飞,便选择洞庭湖畔安营扎寨,乐度严冬,所以衡阳以南雁声甚少.
  但雁也并非绝对不越南岭,少数雁群体力较好,有时也直飞南海之滨,也有的先在洞庭湖畔休整,补充营养,待体力恢复后再南飞.如有大量雁群超过南岭,则可能是当年冬季洞庭湖畔气候异常,河湖封冻,气温太低,食宿之处难寻.为了求得生存,只得继续南飞,寻找适宜越冬场所.史料中记载我国南海之滨,也有大雁的足迹,它们应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选自1986年7月20日《长沙晚报》,作者张健鑫,有改动)
1.仿照文中画直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再写出两个比喻,填在文中空白处.(2分)
2.作为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
3.选文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5.选文第一段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
6.选文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请分别概括出来.(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为开放题,
无惟一答案,能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比喻即可,如“像碧玉”、“像宝石”等.
2.雁到衡阳不再南飞的原因
3.列数据.4.逻辑顺序.
5.提出了“北雁南飞到衡阳为止”的现象;使语言更富于表现力.
6.从气温条件、地理环境、大雁体力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7.“衡阳雁去无留意”.
看了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阅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