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①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①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②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当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③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18岁,他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股热力、一份希望。
        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到了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五重证据法”,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⑥进入新世纪,年逾90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并没有停止他探索的脚步。2006年,饶先生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饶宗颐先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南北宗”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饶先生通过旷远、窎远注、荒远“新三远”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饶先生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⑦2011年,饶宗颐被授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饶先生在获奖致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向以来,不论在学术还是艺术的追求上,我都坚持着三点,这就是‘求真’‘求是’及‘求正’.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正是这样的学问、人格、胸襟、气魄,共同铸就了饶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
(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窎远:(距离)遥远。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 饶宗颐认为,研究夏文化要尽量以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为主要依据,还要深入考察,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B. 对中国传统文化,饶宗颐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却能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这充分表现出他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C. 文章首尾两处引用饶宗颐先生自已的话,既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传主的内心世界。
D. 饶宗颐在青年时期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使他为华夏文明做出了贡献。
E. 文章以时间与相关事件为线,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饶宗颐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的生命历程。
(2)阅读第③~⑤段,概括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3)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饶宗颐能“独步中华,独树一帜”,与他“推陈出新”和“涉猎广泛”两方面有关,请结合第⑥段内容,就对其中一方面的理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说法不完全正确,原文表述为“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B项“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错误,原文表述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E项“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程度过重.故选CD.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在阅读中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这是一道文意的局部概括题目,答题区位在文章三、四、五段,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答题是要同时重视贡献和影响,主要的词语:16岁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18岁,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1982年,提出三重证据法;2003年,扩展五重证据法,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一道段落作用的题目,答题时先答出段落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作用,第二段的内容是两位大家对传主的评价,凸显传主的地位和影响,作用主要是照应开头和为下文做铺垫,结合文意答出照应开头的什么,为下文的什么作铺垫.第②段在文中主要是为文章做铺垫,照应文章开头.
(4)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结合文章作深入的探究,即向内挖掘,这种方式一般不扩展,指结合文章例句事例即可;另一种方式适当结合现实探究,即向外拓展,即适用于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本题适用于第一种,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注意在列举原文第六段事件的基础上,适当的总结、概括.本题在理解时要注意结合“创新精神”等内容进行理解.

答案:
(1)(5分)BC
(2)(6分)①18岁完成了父亲的遗作《潮州艺文志》,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的各地方志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②29岁写下《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③提出“三重证据法”,最终扩充为“五重证据法”,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3)(6分)①从绘画等学术角度评价饶宗颐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②为下文对饶宗颐取得成就的叙述作了铺垫.③照应题目,表达了对饶宗颐的高度赞扬之情.
(4)(8分)观点一:“推陈出新”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①饶宗颐针对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指出传统“三远”的不足,并提出了新“三远”的艺术理论;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
②只有推陈出新,保持独立精神,才能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取得成功.
观点二:“涉猎广泛”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①饶宗颐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的相关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
②只有涉猎广泛,视野广阔,才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成功.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中心法则1.中心法则的提出(1)提出者:。(2)图解:。2.中心法则的发展⑴RNA的自我复制遗  2020-05-13 …

如图为中心法则中部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1、2一般可发生于RNA  2020-05-13 …

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RNA病毒的发现丰富了经典中心法则的内  2020-05-13 …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均会引起遗传物质的变化B.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  2020-05-14 …

1957年,克里克提出了中心法则,此后科学家不断对其发展和完善,发展后的中心法则如图.请据图回答:  2020-06-11 …

1957年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首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命名为中心法则.此后五六年  2020-11-05 …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研究所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  2020-11-06 …

生物中心法则是谁提出的?我记得是克里克,可是在《优化探究》课时作业上是法拉弟提出的,网上搜索:中心法  2020-11-07 …

下对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中心法则中的所有过程都有碱基互补配对B.中心法则中的DNA  2020-11-07 …

急!急!急!末学请教“心念耳闻”对于初发心修学心中心法的我来说,“心念耳闻”已成为我在修六字大明咒的  2020-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