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①弑齐君,陈文子②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③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寸?”曰:“未知。焉得仁?”
(节选自《论语·公冶长》)
注:①崔子:指齐国大夫崔杼(zhù),他把齐庄公杀了。弑:古时候臣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齐君:指齐庄公,姓姜,名光。②陈文子:陈国的大夫,名须无。③违:离别,离开。
小题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已之,无愠色。          ②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小题2:在孔子看来,令尹子文和陈文子算得上“仁”吗?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①几次被罢免,也没表现出怨恨的脸色。②再到另一国,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好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
小题: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令尹子文的“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陈文子的“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小题:见译文
小题:据文意可知
[参考译文]
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几次担任宰相,没表现出高兴的脸色;几次被罢免,也没表现出怨恨的脸色。(每次免职时)一定把自己旧日的一切政令公务告诉新任的宰相。(这个人)怎么样呢?”
孔子说:“够得上忠啊。”(子张)说:“够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子张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舍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另一国,说‘(这里的执政者)好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又离开了。再到另一国,又说:‘(这里的执政者)好像我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又离开了。(那么,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够得上清白了。”子张说:“够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是仁呢?”
[选段简析]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了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孔子谓颜回曰:“回,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  2020-06-20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礼  2020-11-04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  2020-11-04 …

某古籍记载“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  2020-11-04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治理无  2020-11-13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现,治理无  2020-12-17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现,治理无  2020-12-17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  2020-12-17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现。  2020-12-18 …

“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