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5.诗中首联用了“白地”“栖鸦”“冷露”“桂花”几个意象,请结
古代诗歌阅读。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诗中首联用了“白地”“栖鸦”“冷露”“桂花”几个意象,请结合全诗分析其情景交融
的意境。
16.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15.诗人写“地白”、“栖鸦”、“冷露”等意象给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望月图,让人沉浸在空明洁净、清美寂静的意境中,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若失的心情。
16.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解析】
15.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诗歌中“白地” “栖鸦” “冷露” “桂花”几个意象,组合起来考虑,通过这些意象的特点可知,营造了空明洁净、清美寂静的意境,在这样的寂静的意境表现出的是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若失的心境。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分析诗歌如何表达情感,则是要求分析诗歌所用的艺术手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描写手法:包括虚实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词的意境,丰富了画面内容)、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多种感觉描写等。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衬托(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二是反衬,反衬有以声衬静和以动衬静)、渲染、象征、托物言志、抑扬、以小见大。③结构方式,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复、双关、用典、互文等。明确了以上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对号入座即可。就本诗来看,诗歌是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描摹环境,从而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关于中秋的诗句,原创的转载的都可以哦,大家快一展身手吧,每人仅限一首,赶快行动呀!格式如下:十五夜 2020-05-16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古诗怎么解释?古诗:《十五望月 2020-06-19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的翻译是什么?如题 2020-06-19 …
求老师解答:十五夜望月唐王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2020-06-19 …
语文诗词赏析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析 2020-06-19 …
鸟鸣涧王维(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填空。(1)《鸟鸣涧》�鸟鸣涧 2020-06-29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猜谜语,打一动物) 2020-11-13 …
对下面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A.夜沉静得没有一丝细 2020-12-03 …
给下面诗句选择正确解释。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A.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 2020-12-03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诗人描写了哪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