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溪上作二首(其二)陆游伛偻溪头白头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东山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溪上作二首(其二)
陆游
伛偻溪头白头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注】《东山》《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两篇,前者写周公东征后战士归途思乡的情绪及凯旋的喜悦,后者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
(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溪上作二首(其二)
陆游
伛偻溪头白头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注】《东山》《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两篇,前者写周公东征后战士归途思乡的情绪及凯旋的喜悦,后者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
(1)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身份和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书生无地效孤忠”一句中,便可把握人物的身份是“书生”;然后再抓住对人物进行的各种描写,分析其特点,“伛偻溪头白头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可见其“年老体衰”,“《东山》《七月》犹关念”可见其“仍然忧国忧民”,“书生无地效孤忠”可见其“报国无门”;
(2)本题含有两问,要逐一作答.第一问,首先阅读最后两句,然后结合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结合注释,便知使用了典故.第二问,结合注释内容和“犹关念”“未忍沉浮”,分析其情感即可;
答案:
(1)(5分)虽年老体衰仍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的一介书生.(1分)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伛偻溪头,白头拄杖可见其年老体衰,《东山》《七月》犹念可见其仍然忧国忧民,“无地效孤忠”一语直接道出报国无门的苦闷.(2分)通过主体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空有爱国忧民心志却无可奈何的苦闷.(2分)
(2)(6分)用典(用《诗经•豳风》中《东山》来代指宋金战事,用《七月》代指国计民生.)(2分)含蓄地抒发了对军国大事、民生疾苦的关心、挂念(2分)和虽忠心耿耿却报国无门的沉痛与感慨.(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赏析:
这是陆游晚年所作.全诗两首.
诗人自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壮志未成,死有余憾.
首联,诗人白发苍苍,拄杖溪边,临风独立,无穷感慨在心头.
颈联“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移情于景:山衔落日,野旷天低;鸦起平沙,黑压压一片,蔽空而至,“空”字充满了作者的主观色彩--萧索凄凉的心境
颔联表达诗人空有忧国忧民的心志,却是书生空怀报国志的无限沉痛和感叹
尾联“《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通过回顾追思昔日周公归途思乡和胜利的喜悦,以及当时农夫的劳作活动,与当前现实进行对比,朝廷不作为,天下大乱,人民苦难深重,而诗人自己一介书生,又已年迈,不忍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死有余憾的沉痛感叹.
(1)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身份和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书生无地效孤忠”一句中,便可把握人物的身份是“书生”;然后再抓住对人物进行的各种描写,分析其特点,“伛偻溪头白头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可见其“年老体衰”,“《东山》《七月》犹关念”可见其“仍然忧国忧民”,“书生无地效孤忠”可见其“报国无门”;
(2)本题含有两问,要逐一作答.第一问,首先阅读最后两句,然后结合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结合注释,便知使用了典故.第二问,结合注释内容和“犹关念”“未忍沉浮”,分析其情感即可;
答案:
(1)(5分)虽年老体衰仍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的一介书生.(1分)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伛偻溪头,白头拄杖可见其年老体衰,《东山》《七月》犹念可见其仍然忧国忧民,“无地效孤忠”一语直接道出报国无门的苦闷.(2分)通过主体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空有爱国忧民心志却无可奈何的苦闷.(2分)
(2)(6分)用典(用《诗经•豳风》中《东山》来代指宋金战事,用《七月》代指国计民生.)(2分)含蓄地抒发了对军国大事、民生疾苦的关心、挂念(2分)和虽忠心耿耿却报国无门的沉痛与感慨.(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赏析:
这是陆游晚年所作.全诗两首.
诗人自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壮志未成,死有余憾.
首联,诗人白发苍苍,拄杖溪边,临风独立,无穷感慨在心头.
颈联“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移情于景:山衔落日,野旷天低;鸦起平沙,黑压压一片,蔽空而至,“空”字充满了作者的主观色彩--萧索凄凉的心境
颔联表达诗人空有忧国忧民的心志,却是书生空怀报国志的无限沉痛和感叹
尾联“《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通过回顾追思昔日周公归途思乡和胜利的喜悦,以及当时农夫的劳作活动,与当前现实进行对比,朝廷不作为,天下大乱,人民苦难深重,而诗人自己一介书生,又已年迈,不忍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死有余憾的沉痛感叹.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溪上遇雨二首意思溪上遇雨二首(其二)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 2020-03-30 …
2010年安徽作文的提纲怎么列原题是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 2020-05-17 …
在线求指导: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注]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 2020-06-09 …
按照苏轼的《浣溪沙》的词牌特点,创作一首《浣溪沙》内容自定.急用 2020-06-11 …
《浣溪沙》作者面对向西流去的溪水,不禁萌发奇妙的遐想“___”是苏轼的那首《浣溪沙》作者面对向西流 2020-06-1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 2020-07-01 …
阅读《浣溪沙》,完成下列各题。浣溪沙•春情①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②多病不胜衣。 2020-07-02 …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 2020-11-14 …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A. 2020-11-14 …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