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09•溧水县二模)实验中学甲乙两组同学开展了下列研究性学习活动.(一)、小组同学试验了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不
题目详情
(2009•溧水县二模)实验中学甲乙两组同学开展了下列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小组同学试验了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不导电,蒸馏水几乎不导电,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却能导电.
如图①是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解离示意图.
(1)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说明其导电的原因______;
(2)试在如图②画出硫酸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于是他们联想到老师在电解水实验时,强调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需向蒸馏水加入了某些物质.因此他们找来了:氯化钠、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钙、胆矾.
(二)、(1)甲、乙两组同学向蒸馏水中分别加入某些物质,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小张同学推测:都没有加入碳酸钙、胆矾,其理由______.
(2)两组同学又测定溶液的pH,测定方法是______.甲组溶液的pH=13,则所加物质一定有______(写化学式). 乙组同学测得结果pH=7,则所加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写离子符号)______.
(3)甲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检验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4)试验完成后,甲组同学用试管取水槽内溶液适量,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乙组同学也用上述相同的装置来电解某物质的水溶液,在试管b中产生黄绿色的气体,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一起向老师请教,知道了试管a是氢气,试管b中是氯气(Cl2).(至于什么原因,同学们将在今后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1)在教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发现氢气在氯气中可以燃烧,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Cl2
2HCl.
试回答:①在试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______;
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氢气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同时瓶口有______;
(2)比较氢气在空气中和在氯气中的燃烧,可以得出结论:
燃烧______要有氧气参加.(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3)现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已知其分子数之比为11:5:1,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一)、小组同学试验了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不导电,蒸馏水几乎不导电,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硫酸却能导电.
如图①是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的解离示意图.
(1)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说明其导电的原因______;
(2)试在如图②画出硫酸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于是他们联想到老师在电解水实验时,强调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需向蒸馏水加入了某些物质.因此他们找来了:氯化钠、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钙、胆矾.
(二)、(1)甲、乙两组同学向蒸馏水中分别加入某些物质,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小张同学推测:都没有加入碳酸钙、胆矾,其理由______.
(2)两组同学又测定溶液的pH,测定方法是______.甲组溶液的pH=13,则所加物质一定有______(写化学式). 乙组同学测得结果pH=7,则所加物质在水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写离子符号)______.
(3)甲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检验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4)试验完成后,甲组同学用试管取水槽内溶液适量,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乙组同学也用上述相同的装置来电解某物质的水溶液,在试管b中产生黄绿色的气体,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一起向老师请教,知道了试管a是氢气,试管b中是氯气(Cl2).(至于什么原因,同学们将在今后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1)在教师的指导下,查找资料,发现氢气在氯气中可以燃烧,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Cl2
| ||
试回答:①在试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______;
②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氢气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同时瓶口有______;
(2)比较氢气在空气中和在氯气中的燃烧,可以得出结论:
燃烧______要有氧气参加.(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3)现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H2、O2、Cl2的混合气体,已知其分子数之比为11:5:1,用电火花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溶质的电离使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硫酸在水溶液中会生成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1)由于溶于水时溶液无色,则一定不是胆矾与碳酸钙溶于水中,因为胆矾溶于水是蓝色,而碳酸钙不溶于水.
故答案为:碳酸钙不溶于水,而胆矾溶于溶液呈蓝色
(2)利用PH试纸的检验方法是取样品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由于甲PH大于7所以溶液呈碱性,是氢氧化钠的溶液,而乙的PH等于7是氯化钠的溶液,其阳离子应为钠离子,它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
故答案为: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NaOH;Na+
(3)b管接的是正极生成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即可,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
故答案为:用带火星木条插入气体中,若木条能复燃,证明其是氧气;2NaOH+CuSO4=Cu(OH)2↓+Na2SO4
(三)、(1)凡是可燃性气体在加热前都应检验纯度,由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极易吸收水结合成盐酸的白雾.
故答案为:①纯度;②白雾.
(2)此反应是燃烧,没有氧气参与.
故答案为: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加.
(3)利用H2、O2、Cl2的混合气体,分子数之比为11:5:1,求出所得水分子与氯化氢分子的个数进行求解.
生成水时氢气与氧气分子个数比是2:1,生成氯化氢时分子个数比是1:1,则可看成最终会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10个水分子,于是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8.9%
故答案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二)、(1)由于溶于水时溶液无色,则一定不是胆矾与碳酸钙溶于水中,因为胆矾溶于水是蓝色,而碳酸钙不溶于水.
故答案为:碳酸钙不溶于水,而胆矾溶于溶液呈蓝色
(2)利用PH试纸的检验方法是取样品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由于甲PH大于7所以溶液呈碱性,是氢氧化钠的溶液,而乙的PH等于7是氯化钠的溶液,其阳离子应为钠离子,它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
故答案为: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NaOH;Na+
(3)b管接的是正极生成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即可,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
故答案为:用带火星木条插入气体中,若木条能复燃,证明其是氧气;2NaOH+CuSO4=Cu(OH)2↓+Na2SO4
(三)、(1)凡是可燃性气体在加热前都应检验纯度,由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极易吸收水结合成盐酸的白雾.
故答案为:①纯度;②白雾.
(2)此反应是燃烧,没有氧气参与.
故答案为: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加.
(3)利用H2、O2、Cl2的混合气体,分子数之比为11:5:1,求出所得水分子与氯化氢分子的个数进行求解.
生成水时氢气与氧气分子个数比是2:1,生成氯化氢时分子个数比是1:1,则可看成最终会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10个水分子,于是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2×36.5 |
2×36.5+180 |
看了 (2009•溧水县二模)实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 2020-05-13 …
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之后,某校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针对用实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开展了进 2020-05-14 …
(2014•丰泽区模拟)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之后,某校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针对用实验 2020-06-10 …
对比分析是化学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法,甲、乙、丙三组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围绕“用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 2020-06-10 …
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一:检验氢氧 2020-06-11 …
某化学探究小组以“寻找过氧化氢分解新的催化剂”为课题,开展了下列实验.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 2020-11-20 …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 2021-01-22 …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 2021-01-22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一)粗盐中难溶 2021-01-22 …
对比分析是化学研究和学习基本方法.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图中的装置,围绕“用称量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是 2021-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