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
题目详情
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___(填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解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
【设计方案并实验】
写出上述方案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___.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
实验二: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图实验:

(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
(2)小晶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
(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燕对沉淀C进行实验.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要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___即可.
【方法感悟】若其他物质的存在对所检验的物质有干扰时,可先将干扰物质转化,再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___(填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解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32-的试剂利用CO32-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
【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方案一 |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 出现白色沉淀 |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
方案二 |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请加 ___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___.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
实验二: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图实验:

(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
(2)小晶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
(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燕对沉淀C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 ___. | 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 | 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 ___. |
【方法感悟】若其他物质的存在对所检验的物质有干扰时,可先将干扰物质转化,再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实验一:【分析】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氢氧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
【设计方案并实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O2+Ca(OH)2═Ca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二:(1)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说明不能同时含有硝酸钡和碳酸钠、硫酸钠,因为硝酸钡和碳酸钠、硫酸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钡、硫酸钡白色沉淀.
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则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硝酸钡.
向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和沉淀,说明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应为氯化银沉淀,说明溶液B中一定含有氯化钠,但氯化钠是生成的还是原混合物中的无法确定.
(3)沉淀C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钡不与酸反应,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说明沉淀全部是碳酸钡,一定不是硫酸钡,即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要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是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CaCO3↓+2NaCl.
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硝酸钡溶液即可,碳酸钠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不影响氯化钠的测定.
故答案为:实验一:【分析】OH-;
【设计方案并实验】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方法感悟】性质.
实验二:(1)漏斗;(2)硫酸钠;(3)稀盐酸;(4)BaCl2+Na2CO3═CaCO3↓+2NaCl;硝酸钡溶液.
【设计方案并实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O2+Ca(OH)2═Ca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二:(1)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说明不能同时含有硝酸钡和碳酸钠、硫酸钠,因为硝酸钡和碳酸钠、硫酸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钡、硫酸钡白色沉淀.
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含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则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硝酸钡.
向红色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和沉淀,说明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应为氯化银沉淀,说明溶液B中一定含有氯化钠,但氯化钠是生成的还是原混合物中的无法确定.
(3)沉淀C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钡不与酸反应,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说明沉淀全部是碳酸钡,一定不是硫酸钡,即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要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是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CaCO3↓+2NaCl.
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硝酸钡溶液即可,碳酸钠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不影响氯化钠的测定.
故答案为:实验一:【分析】OH-;
【设计方案并实验】CO2+Ca(OH)2═CaCO3↓+H2O(或Ca(OH)2+Na2CO3═CaCO3↓+2NaOH).
【方法感悟】性质.
实验二:(1)漏斗;(2)硫酸钠;(3)稀盐酸;(4)BaCl2+Na2CO3═CaCO3↓+2NaCl;硝酸钡溶液.
看了 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O2表示两个氧分子B 2020-04-08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1)玻璃中含有SiO2,SiO2读作.(2)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2MnO 2020-05-02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1)分别用化学式及化学符号表示:①硫酸根离子;②硝酸银;③氯化钙中钙元 2020-05-12 …
学习化学可以指导人们健康饮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对于缺铁导致的贫血,可适当服用硫酸亚铁补 2020-05-13 …
家用漂白粉是氢氧化钙、氯化钙与次氯化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化钙.已知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 2020-05-13 …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水(H2O)→过氧化氢(H2O2);氧化钠(Na2O)→ 2020-05-14 …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 2020-06-29 …
同学们在学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对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 2020-07-23 …
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和世界.以下叙述违背科学事实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碳酸钙 2020-12-10 …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酸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