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①舍,翛然②尚闭关。注①袁安:东汉人,有贤名。有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①舍,翛然②尚闭关。【注】①袁安:东汉人,有贤名。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丈多深,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只有袁安家门前被雪封住。洛阳令以为他已冻死,命人扫雪而入,却见他躺在床上睡觉。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家都在挨饿,不该去求人。”②翛(xiāo)然:无拘无束貌。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描绘的图画和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描绘出一幅清寒寂静的雪景图。隔窗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推门一看,白雪已铺满山头。
B.描绘出一幅宽阔幽静的雪景图。雪花飞舞堆积,深长的小巷、宽广的庭院一片静谧。
C.设定雪中思友的环境,营造静寂清幽的氛围,引出下文对胡居士的忆念。
D.与标题“冬晚对雪”相照应,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表达对胡居士的思念。
(2)诗歌四联中没有运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___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3)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通过哪些手法表现“忆胡居士”的。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①舍,翛然②尚闭关。【注】①袁安:东汉人,有贤名。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丈多深,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只有袁安家门前被雪封住。洛阳令以为他已冻死,命人扫雪而入,却见他躺在床上睡觉。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家都在挨饿,不该去求人。”②翛(xiāo)然:无拘无束貌。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描绘的图画和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描绘出一幅清寒寂静的雪景图。隔窗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推门一看,白雪已铺满山头。
B.描绘出一幅宽阔幽静的雪景图。雪花飞舞堆积,深长的小巷、宽广的庭院一片静谧。
C.设定雪中思友的环境,营造静寂清幽的氛围,引出下文对胡居士的忆念。
D.与标题“冬晚对雪”相照应,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表达对胡居士的思念。
(2)诗歌四联中没有运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___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3)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通过哪些手法表现“忆胡居士”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虚实结合”错,没有虚写,写的都是实景.
(2)D 尾联的上句中“借问”是动词,下句中“翛然”是形容词;上句中“袁安”是名词,下句中“尚”是副词;“舍”为名词,“闭关”为动宾短语.尾联没有运用对偶的手法.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结合注释可知,尾联采用了用典的手法,借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的情景,也是借典故来表达赞美之情.
答案:
(1)D
(2)D
(3)①采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忆胡居士(2分).②尾联借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1分),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1分),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1分).(两个手法分开答亦可.)
参考译文:
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
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
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赏析:
此诗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发出来的.
首联对仗,“寒更”对“清镜”,“清镜览衰颜”有迟暮之感.颔联写开门所见,先倒叙一笔夜来听到的响动:“隔牖风惊竹”,然后反扣眼前所见的景象:“开门雪满山”,诗情跌宕起伏,奇趣横生.颈联继续写雪,从空中写到地上,特别表现晨雪带来的闲静.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寒冷,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尾联用袁安卧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达而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与忆念.
此诗中间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如谢道韫)、碎琼乱玉(如施耐庵)等来写雪景.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接下去的一联,“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惊”、“满”、“静”、“闲”四个动词和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这首诗的主题和艺术构思,对后来的大历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名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2)D 尾联的上句中“借问”是动词,下句中“翛然”是形容词;上句中“袁安”是名词,下句中“尚”是副词;“舍”为名词,“闭关”为动宾短语.尾联没有运用对偶的手法.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结合注释可知,尾联采用了用典的手法,借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的情景,也是借典故来表达赞美之情.
答案:
(1)D
(2)D
(3)①采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忆胡居士(2分).②尾联借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1分),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1分),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1分).(两个手法分开答亦可.)
参考译文:
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
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
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
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赏析:
此诗前六句写山居的静寂,雪景的清幽,结尾处的对雪怀人之情,就是在雪中思友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地触发出来的.
首联对仗,“寒更”对“清镜”,“清镜览衰颜”有迟暮之感.颔联写开门所见,先倒叙一笔夜来听到的响动:“隔牖风惊竹”,然后反扣眼前所见的景象:“开门雪满山”,诗情跌宕起伏,奇趣横生.颈联继续写雪,从空中写到地上,特别表现晨雪带来的闲静.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寒冷,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尾联用袁安卧雪的典故喻胡居士,以想象的手法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贤达而固穷守志的胡居士的仰慕与忆念.
此诗中间二联是写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鹅毛柳絮(如谢道韫)、碎琼乱玉(如施耐庵)等来写雪景.王维写雪,笔墨空灵,感觉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扣着诗人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一惊一叹的内心感受,这就使人如临其境.接下去的一联,“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给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深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传达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惊”、“满”、“静”、“闲”四个动词和形容词,细致地表现了自己在雪夜里的思绪变化.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纯从感觉印象着以淡墨的表现方法,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这首诗的主题和艺术构思,对后来的大历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名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冬晚对雪忆胡居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前天我们在博物馆见到了许多令人惊奇的东西英文的东西.求翻译英文 2020-05-15 …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列各题。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苏轼尊酒①何人怀李白,草堂②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 2020-05-17 …
没有闪电英语翻译没有闪电惊人的东西鱼是睁开眼睛睡觉的.这个世界充满了令人惊讶的事.没有阳光、水和空 2020-06-07 …
阅读《东方朔灌酒消患》,完成下列各题。汉武帝东游,未出函谷关,有物当道,身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眼而 2020-06-15 …
何为:走拆舍?广东话里面戛“走拆舍”,尼一句说话系点来戛呢?通常滴人拆屋之前就会贴张野出来,写住几 2020-06-22 …
(1)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2)我应该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2020-07-14 …
谁可以用一句文言文形容我现在的心情?关于宿舍里的不顺的事情,宿舍几个人搬走了,道不同.然后它们就把 2020-07-23 …
英语翻译1.我三岁时就对弹钢琴产生了兴趣.2.世界充满了令人惊奇的东西.3.他转过身来,没看到什么 2020-07-26 …
下列描述与图人物有关的是()A.“依法为重,舍身东渡,六渡东海,终抵东瀛.”B.历经艰难险阻,西游天 2020-11-01 …
左邻右舍和东邻西舍那个是成语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