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夏日题老将林亭①张蠙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
夏日题老将林亭①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②,曾不交锋向塞沙?
【注释】①老将林亭:老将,指朝廷功臣,当时朝廷对这些老臣采取弃而不用的政策。林亭,指老将的住所。②凌烟阁: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象。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从哪些方面表现老将生活之“静”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联?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
夏日题老将林亭①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②,曾不交锋向塞沙?
【注释】①老将林亭:老将,指朝廷功臣,当时朝廷对这些老臣采取弃而不用的政策。林亭,指老将的住所。②凌烟阁: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象。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从哪些方面表现老将生活之“静”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联?请简要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第一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方面”分类,颔联主要写居住的环境,颈联主要写日常的生活.然后抓住颔联所描绘意象“墙头”“细雨”“纤草”“风”“落花”进行概括即可,抓住颈联所写“井”“酒”“鹦鹉”“茶”结合“闲”字进行描绘即可.
第二题考查考生对诗眼的定位和赏析能力,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本诗诗眼为最后一联,按照诗歌写作的起承转合规律,最后一句也常常是最能体现主旨的句子.分析鉴赏时,除了要解释该联所表达意思外,还要结合前三联,解说出该联与前三联之间存在的关系.
附词句注释及全诗赏析:
词语注释:
(1)林亭:老将军的住所.
(2)翻:副词,反而.
(3)侯门:君主时代五等爵位第二等为侯,这里指老将军的府第.仙家:仙人所住之处.
(4)纤(xiān)草:细草,小草.
(5)辘轳(lùlú):利用轮轴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用在井上汲水.
(6)煎(jiān)茶:烹煮茶水.
(7)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将开国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画相刻在凌烟阁内.唐太宗亲自作赞,褚遂良书,阎立本画.这二十四人都曾是带兵打仗的武将.
(8)向塞沙:在塞外沙场作战.这里泛指带兵作战.
全诗赏析:
这首诗因颔联两句饮誉诗坛.王衍品读之后,很是欣赏,于是赐张蠙霞光笺,并将召掌制诰.权臣宋光嗣以其“轻傲驸马”,遂止.
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概括点出老将心境的寂寞及其门第的冷落.一个“翻”字,甚妙.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渐欲似”,这就把这位老将不同于一般的性格揭示出来.
颔联、颈联四句,作了具体刻画.“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剥陆离.状“纤草”着一“垂”字,见毫无生气的样子,荒凉冷落之意,自在言外.“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这里只用了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园林冷落如许,主人心境可知.这是诗人寓情于物之笔.
“井放辘轳闲浸酒”,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这两句从侧面借助物情来反映人情,不仅使画面的形象鲜明生动,构成一个清幽深邃的意境,而且深刻细腻地揭示出老将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手法相当高明.
尾联“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用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慰勉,揭出诗的主旨.据《新五代史》载:蜀王建五年曾起寿昌殿于龙兴宫,“画建像于壁”,并且还起“扶天阁,画诸功臣像”.这两句是说: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感到寂寞与萧条是大可不必的.
这诗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前六句铺写老将寂寞闲适的“仙家”生活,后二句笔锋一转,点明旨意,文势波澜曲折.本来,以“百战”之功赢得封侯的老将,在诗人看来更应竭力报国.可“功成”反爱起“静”来,这是出人意外的;“静”且不说,还愈来愈欲“似仙家”,一点世事也不关心了;不唯如此,竟连自己居住的园林也懒得去经营修葺了.铺写老将的消沉,一层比一层深入,反过来证明规劝老将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如果说,前者是“画龙”,那么后者就是“点睛”;二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使诗歌的“理”,在情景交融的画面中表现出来,规劝之旨,体现于诗情画意之中.
参考答案(1)从居住环境:围墙上雨丝细细、纤草低垂,园林中风自吹佛、花自飘零,一派幽静冷落的景象.从日常生活:井水浸酒,以饮酒自娱,鹦鹉为伴,以品茶自乐,安闲中透露出些许孤寂.
(2)尾联.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此联在前三联铺写老将寂寞安闲的“仙家”生活后,笔锋一转,用“凌烟阁”的典故和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宽慰,从而点明主旨.
第二题考查考生对诗眼的定位和赏析能力,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本诗诗眼为最后一联,按照诗歌写作的起承转合规律,最后一句也常常是最能体现主旨的句子.分析鉴赏时,除了要解释该联所表达意思外,还要结合前三联,解说出该联与前三联之间存在的关系.
附词句注释及全诗赏析:
词语注释:
(1)林亭:老将军的住所.
(2)翻:副词,反而.
(3)侯门:君主时代五等爵位第二等为侯,这里指老将军的府第.仙家:仙人所住之处.
(4)纤(xiān)草:细草,小草.
(5)辘轳(lùlú):利用轮轴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用在井上汲水.
(6)煎(jiān)茶:烹煮茶水.
(7)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将开国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的画相刻在凌烟阁内.唐太宗亲自作赞,褚遂良书,阎立本画.这二十四人都曾是带兵打仗的武将.
(8)向塞沙:在塞外沙场作战.这里泛指带兵作战.
全诗赏析:
这首诗因颔联两句饮誉诗坛.王衍品读之后,很是欣赏,于是赐张蠙霞光笺,并将召掌制诰.权臣宋光嗣以其“轻傲驸马”,遂止.
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概括点出老将心境的寂寞及其门第的冷落.一个“翻”字,甚妙.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渐欲似”,这就把这位老将不同于一般的性格揭示出来.
颔联、颈联四句,作了具体刻画.“墙头雨细垂纤草”,“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无人问津,年久失修,已是“纤草”丛生,斑剥陆离.状“纤草”着一“垂”字,见毫无生气的样子,荒凉冷落之意,自在言外.“水面风回聚落花”,写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这里只用了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风自吹拂、花自飘零、湖面凄清、寂寞萧条的景象.园林冷落如许,主人心境可知.这是诗人寓情于物之笔.
“井放辘轳闲浸酒”,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这两句从侧面借助物情来反映人情,不仅使画面的形象鲜明生动,构成一个清幽深邃的意境,而且深刻细腻地揭示出老将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状态,手法相当高明.
尾联“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用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慰勉,揭出诗的主旨.据《新五代史》载:蜀王建五年曾起寿昌殿于龙兴宫,“画建像于壁”,并且还起“扶天阁,画诸功臣像”.这两句是说: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感到寂寞与萧条是大可不必的.
这诗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前六句铺写老将寂寞闲适的“仙家”生活,后二句笔锋一转,点明旨意,文势波澜曲折.本来,以“百战”之功赢得封侯的老将,在诗人看来更应竭力报国.可“功成”反爱起“静”来,这是出人意外的;“静”且不说,还愈来愈欲“似仙家”,一点世事也不关心了;不唯如此,竟连自己居住的园林也懒得去经营修葺了.铺写老将的消沉,一层比一层深入,反过来证明规劝老将的理由越来越充分.如果说,前者是“画龙”,那么后者就是“点睛”;二者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使诗歌的“理”,在情景交融的画面中表现出来,规劝之旨,体现于诗情画意之中.
参考答案(1)从居住环境:围墙上雨丝细细、纤草低垂,园林中风自吹佛、花自飘零,一派幽静冷落的景象.从日常生活:井水浸酒,以饮酒自娱,鹦鹉为伴,以品茶自乐,安闲中透露出些许孤寂.
(2)尾联.在凌烟阁画像留名的人,又有谁不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呢?此联在前三联铺写老将寂寞安闲的“仙家”生活后,笔锋一转,用“凌烟阁”的典故和反诘的句式对老将进行规劝与宽慰,从而点明主旨.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 2020-05-13 …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王冕画荷吴敬梓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 2020-06-11 …
阅读下面这首词,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阅读下面这首词,踏莎 2020-06-30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玉楼春①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 2020-07-01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问题蝶恋花王国维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 2020-07-01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濦亭同麻知几赋①金元好问零落栖迟复此游,一樽聊得散羁愁 2020-07-06 …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汉语言文字的人本精神就文化特质而论,中国古代语言文字 2020-07-19 …
(B)千百年来,书籍传承着人类的文明.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对网游戏的痴迷,使得阅读 2020-12-12 …
阅读: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地算着,八 2020-12-14 …
成功的试验这篇阅读的阅读答案1.文中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画线句子:整个小城渐渐的处于一种奇 2021-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