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散文阅读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李晓①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是温家宝。②他的母亲,叫杨秀兰。这位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中国那些普通的

题目详情
散文阅读
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
李晓
    ①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是温家宝。
    ②他的母亲,叫杨秀兰。这位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中国那些普通的母亲一样。早年,她只是天津城里一位寻常的小学语文老师。那时,他和母亲住在天津城里一条古朴的小胡同里,他与小伙伴们把门板卸下来当乒乓球台,他母亲喜欢把钥匙放在邻居家里,放学后,他便到邻居家拿钥匙:“刘娘,我妈把钥匙放您这儿了?”后来,他到北京工作以后,母亲还炸好面酱,托跑运输的邻居给他带到北京。后来,她的儿子成了国家总理。他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记不了的,因为我出生在 1942 年,恰恰是在抗战时期,我在她身边知道了战争的苦难,知道了生活的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给国家。”他这样深情地说。这绝不是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即兴表达,这是一个孩子对母亲内心的感激和感恩。
    ③三年前春天的下午,他到日本访问,在国会刚刚进行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演讲后,他便给母亲打电话:“妈,我讲得怎样啊?”在当天的电视直播里,双眼昏花的母亲一直看完了他的演讲,接到他的电话,老母亲当即夸奖他:“孩子,你讲得很好,因为你是在用心讲。”他这才放心了。母亲是他信任的人,他等待母亲评论的心情,就像一个幼儿园孩子,等待老师给胸前佩戴大红花一样。在参加当日华人社团和中日友好团体近千人共同举办的欢迎大会上,他提起国会演讲结束后,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是给母亲的,并说到“妈妈在我小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的人无不为他的亲情所动容,许多人眼眶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有的甚至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位日本老妇人,双手合掌向身旁一位中国人说道:“你们中国人很幸福。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总理阁下,连我也感到很温暖……”
    ④在美国访问时,他再次回忆年幼时母亲对他的教育。他说:“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一个人如果做到‘四真’就达到很高的境界。”这些,在他做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嘱托去做的。
    ⑤在天津火车站候车大厅,他向一位哭泣的母亲伸出了慈爱的大手,那位母亲两岁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无钱求医,母亲的哭声揪痛了他的心。在他的关心下,孩子入院了,后来,他又自己捐助一万元给孩子治病。在视察路上,他中途下车,把手伸向了那位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母亲,后来,在全国掀起了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少次,看到他情不自禁地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
    ⑥多幸福啊,总理的母亲。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每当他外出视察与访问,雷打不动的,是母亲在新闻里对他的张望,在心里对他的念叨。而他,无论怎么繁忙,也还记得,常常给母亲打一个电话。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⑦给母亲打电话回家的总理,一个赤子的深情,才让他常常《仰望星空》,正如他在诗里诉说的那样:“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选自《意林》2010年第10期,有删改)(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从文中找出印证第⑥段“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三件事。
(3)第②段插入总理小时候的生活片断有何用意?
(4)分析第⑤段“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一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5)从第⑥段划线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复杂情感?
(6)古人曾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叹,也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面对七旬总理与九旬母亲之间的真挚情意,你有何感想?
作业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表述的简洁通顺.本文内容可概括为:温总理日理万机,却不忘常给母亲打电话.
(2)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概括.概括文章的内容,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围绕主要人物根据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来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即可.“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意思是说温总理不仅关心自己的母亲,还关心天下人的母亲.结合文章内容来看,写了以下几件事:在日本成功演讲后,他将第一个电话打给母亲;在美国访问时,回忆幼母亲对他的“四真”教育;在天津帮一位母亲救助生病的孩子;在视察时向一位母亲了解民情,掀起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地震灾区,多次情不自禁的流泪.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容上看,此段内容交代了总理小时候经历的战争苦难和生活的艰辛,是为下文他“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从结构上看,目的是为下文做铺垫.
(4)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柔软”表现了总理的善良,“滚烫”表现了总理的赤诚.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温总理对母亲、对人民的浓浓爱意与满腔热忱.意对即可.
(5)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的具体描写进行分析.“母亲在新闻里张望”表现母亲对温总理的牵挂,她想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心里念叨”则表现她的心时刻记挂着儿子,关心着儿子.
(6)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性表达题,完成此类题,一般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答案:
(1)(3分)温总理日理万机,却不忘常给母亲打电话.说明:意近即可.
(2)(3分)在日本成功演讲后,他将第一个电话打给母亲;在美国访问时,回忆幼时母亲对他的“四真”教育;在天津帮一位母亲救助生病的孩子;在视察时向一位母亲了解民情,掀起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次情不自禁地流泪.说明:一件事(1分),任意写出三件事、意近即可.
(3)(3分)插入部分写出总理小时候经历的战争苦难和生活的艰辛,交待他“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背景,为下文做铺垫.说明:意近即可.
(4)(3分)“柔软”表现了总理的善良,“滚烫”表现了总理的赤诚.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温总理对母亲、对人民的浓浓爱意与满腔热忱.说明:意近即可.
(5)(3分)牵挂和关心.说明:意近即可.
(6)(3分)提示:开放表达,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温总理对母亲的爱,表现了母子情是人间最真挚、最纯洁的爱.伟人领袖在我们生活中往往被神化,今天我们了解到他们也需要母爱,他们也爱母亲,那么我们身为凡夫俗子,还有什么理由拒绝母爱?温总理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当代中学生上了最好的一堂爱母亲的课.
看了 散文阅读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