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葫芦架下的母亲李汉荣①初夏的早晨,母亲吃过饭,就在门前院子葫芦架下,坐在竹凳上为我们缝补衣服,哥哥的书包带子断了,母亲要给接上;我的裤子膝盖上磨了个小洞,母亲要

题目详情
葫芦架下的母亲
李汉荣
        ①初夏的早晨,母亲吃过饭,就在门前院子葫芦架下,坐在竹凳上为我们缝补衣服,哥哥的书包带子断了,母亲要给接上;我的裤子膝盖上磨了个小洞,母亲要给修补;爹的衬衣,姐姐的枕巾,妈自己的布鞋,都等着她去连缀,去重新出落得完好。
       ②暖和的阳光洒在葫芦架上,嫩绿的叶子窸窸窣窣,嬉笑着伸开手掌互相抚摸,一高兴,它们手里捧了一夜的露珠,不小心洒了下来,有几颗刚好掉在母亲的脸上。母亲伸手抹了一下,放进口里,“好甜的天露水吆”, 母亲叹了一声,又自言自语:天意呀,天降甘露,今天怕是个好日子哩。
      ③母亲开始穿针走线了。葫芦叶子的影子,掉在妈的身上、手上,掉在针线篮里,掉在哥的书包上,掉在那些等待着的衣服上、裤子上、鞋子上、针线上,掉在妈的心思上。
      ④母亲灵机一动,其实,也不是灵机一动,这在母亲已成习惯了,是仅属于母亲的秘密习惯--取来她的孩子们用的铅笔,将那从各个方向投影下来的葫芦叶子们画下来,就画在那接待影子的布上。若觉得掉在恰好的地方,好看,正合适点缀点什么,就依照那样式,略加放大或缩小,一针一线缝好绣好,她的艺术品就成了。瞧,此时,被我那顽皮的膝盖磨破的裤子上的窟窿,正被一片翠绿的胖叶子补丁覆盖了,那本来寒碜的补丁,却成了有趣的、摇曳着的一片初夏的叶子。
       ⑤快到正午了,一片叶子的影子,定定地守在刚展开的姐姐的枕巾上,好像不愿走了。母亲说:这是缘分和天意,咋不早不晚,偏偏就在这时,是这片叶子,来到丫头的枕巾上,怕是要为她送些吉祥好梦?母亲就把这安静清凉的叶子,挽留在姐姐的枕上,挽留在她青春的梦边。
      ⑥母亲爱说缘分、天意,却很少说运气之类。可是我要说,我哥的运气比我好,你看,这时候轮到为他缝书包带了,一朵正在开着的葫芦花--它正在鼓足劲开花瓣儿,那花瓣儿还没开圆哩,它把还没有开完的花影儿匆忙地投在哥的书包上。我妈看见了,花就在她的手边颤呢,花心里还噙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妈抬起头,望了望绿莹莹的葫芦架和蓝莹莹的天,然后把目光停在手边的葫芦花上。妈微笑着,笑意、暖意和神秘的天意,满当当地在妈的脸上、心上。此时,她整个儿被一种比我们后来漫不经心挂在口上的所谓诗意呀、禅意呀等等更为圆融深挚的情感暖流和纯真欢喜给笼罩和充盈了,那是只有上苍能够给予的一种福气和喜气。
      ⑦母亲就把那刚开的、花心里还噙着露珠的葫芦花,绣在我哥的书包上了。你说,我哥的运气多好?
      ⑧母亲几乎不识字,仅认得一二三天地人山水田土木火上中下,总共就三十来个字,也没受过什么美学教育和艺术培训,但是,有很纯正的美感,有她朴素的美学。母亲的美感和艺术灵感来自大自然,来自她劳作、生活的田野、山水、草木和花鸟,来自她对美的事物的直觉领悟。我家门前这菜园,这蓬勃着青藤绿叶黄花的葫芦架,就是母亲的美学课堂。就在此刻,在这个早晨,在葫芦架下,母亲凝神静气,感受着天意,进行着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美的创造……
(1)文章以“葫芦架下的母亲”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暖和的阳光洒在葫芦架上,嫩绿的叶子窸窸窣窣,嬉笑着伸开手掌互相抚摸,一高兴,它们手里捧了一夜的露珠,不小心洒了下来,有几颗刚好掉在母亲的脸上。
②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
     妈微笑着,笑意、暖意和神秘的天意,满当当地在妈的脸上、心上。
(3)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葫芦架下的母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阅读全文,结合文章的内容概括“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标题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是:①象征意义;②语带双关;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文章线索;⑥文眼;揭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新颖.标题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设置这类试题,一般都是在考查考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领会和把握.结合全文来看,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母亲在葫芦架下为全家人织补的几个画面,所以标题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文;用这个标题还起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作用.
(2)①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本题所给的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葫芦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垂落的情态,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从下文内容来看,也为下文描写母亲作铺垫.
         ②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漾,是荡漾的意思,这里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生动写出了母亲此时的愉快.
(3)本题考查首尾段的作用分析.分析文章首尾段的作用,不能孤立开来,特别是首尾段出现同一内容,这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更严谨.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母亲在葫芦架下给我们缝补衣物,可以看出她爱家、爱孩子,勤劳节俭;从母亲将葫芦叶投下的影子受到启示,来缝补衣物,表现她的心灵手巧,热爱自然.
答案:
(1)文章叙述了母亲在葫芦架下为全家人织补的几个画面,题目交代了写作对象,是本文的叙事线索,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朴素的美学的赞扬和崇敬之情,以及对心灵手巧的母亲的深深的爱;题目富有情趣,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①运用拟人,将叶子人格化,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葫芦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自然垂落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为下文描写母亲将投影下来的葫芦叶连缀在衣服上做铺垫.
         ②漾,是荡漾的意思,运用神态描写,生动传神的写出了妈妈在为我哥哥缝书包带上的葫芦花时,满脸堆笑、心花怒放的样子.
(3)文章开头描述母亲在葫芦架下为家人缝补衣服的情景,结尾收束全文,深化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朴素的美学的赞扬和崇敬之情.这样首尾呼应,使文章内容完整,结构严谨.
(4)①爱孩子、爱家庭:母亲在葫芦架下给我们缝补衣服.
        ②热爱自然,有很纯正的美感,有朴素的美学:母亲在葫芦下绣葫芦叶和葫芦花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来自于她对美的事物的直觉领悟.
看了 葫芦架下的母亲李汉荣①初夏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人们常常用"书虫"二字来比喻那些爱看书的人,说他们就像虫子一样,恨不得把书吃掉  2020-06-27 …

一个小阅读题!有个人读了围城赞叹不已,邀请钱钟书吃饭.钱钟书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好,何必一定  2020-08-03 …

英语书面表达.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父母就像他们的拐杖,它们越来越依赖父母,自己的任何事  2020-11-02 …

读书养气阅读答案1:作者在文中表明,读书养气的目的是.2:作者认为“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  2020-11-03 …

不要欺负那个爱你的人夏爱华(1)我一向都看不起母亲,因为母亲不识字。不识字,素质就低。我烦母亲高门大  2020-11-07 …

饺子啊饺子白阿莹①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要携妻带儿回东郊我的父母家去,陪二老吃顿饺子。②从懂事时起,我就  2020-11-14 …

人们在书写经纬度时,为了书写方便快捷,不写经度、纬度,旨在数字后面写几个字母就行了,表示北纬的字母是  2020-11-22 …

每当和英美人士说英语,就口吃本人中年,教育工作.英语学的还行,平时口语也流利.但每当和英美母语人士讲  2020-12-03 …

课外阅读显身手。小书虫人们常常用“书虫”二字来比喻那些爱看书的人,说他们就像虫子一样,恨不得把书吃掉  2020-12-04 …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感恩父母,有很多事可以做。你认为最重要的是()A.让父母吃好穿好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