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中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它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题目详情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中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它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首题在湖阴先生壁上的诗.湖阴先生,即杨德逢,自号湖阴先生,住在南京钟山,与王安石既是好友,又是邻居.这首诗,显然是王安石住钟山时写的.
  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本诗的特点是熔写景写人于一炉.全诗写景,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后面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人的寄情山水的性情也体现其中,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熔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真是一箭双雕.
  其次运用映衬和拟人手法.如果说庭院的美是人工创造的美,那么环境的美是天然施设的美.两者互相映衬,组成了一幅内与外、人造与天然美结合的完美的境界.特别是后面一联,把册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因而成了传诵的名句.
看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中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怎么记英语读音我会音标,但我老是记不住读音,记住了怎么拼写不会读一下子就忘了怎么写了,怎么办  2020-05-13 …

我现在一抬笔就忘了字怎么写了怎么办啊我好几年没写过字了现在只要让我写1个笔画比较多的我肯定写不出来  2020-05-15 …

要《游子吟》分析就是说他哪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可以看成几部分,每部分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  2020-05-16 …

唐朝白居易《乐府杨柳枝》一诗依依袅袅复青青,句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1首句运  2020-05-21 …

试试看,你对所学文章熟悉吗?《毽子里的铜钱》一文中,隔壁二婶买烤山薯应付个铜板,可她却只付了个。作  2020-06-16 …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中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它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020-06-18 …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  2020-06-23 …

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慌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概括。请从抒情的角度竹枝词十  2020-07-11 …

古代诗歌阅读乱后(金)辛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墟落动新烟。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  2020-07-23 …

急求关于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的以下问题: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