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走山访水与读山吟水走山访水,亦人生一大快事。在现代社会紧张的竞争之隙,暂入自然怀抱,让幽谷清涧,静一静被困扰的神经,引清风名月,涤一涤被污染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走山访水与读山吟水
走山访水,亦人生一大快事。在现代社会紧张的竞争之隙,暂入自然怀抱,让幽谷清涧,静一静被困扰的神经,引清风名月,涤一涤 被污染的心灵 。尽管我们现代的“鸢飞戾天者”,不会“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也不会“窥谷忘返”。然而却可从中得到一些必要的轻松、超脱,及至反思与启悟,岂非大有益耶?更何况,旅游活动还被现代人当作开拓视野,了解一地、一国、一民族之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呢。
不过,经验又常常这样启示我们:走山访水,欲臻山水妙境,得到最佳的效果,最好先之以读山吟水,即读一读那些描写山水名胜的诗文。因为,山水名胜诗文,乃作者经心灵感受,用文学描绘的山水,是艺术创造的第二自然。那里面有作者的性灵、心态、热情、才华的流动,也有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沉积。它实在是一位很好的审美的导游。当你面对奇山异水惊诧莫名的时候,它能够很快沟通你和自然间的“灵犀”,帮你机敏地捉住景物的独特的美质和神韵;当你在古堡废墟面前茫然寻思的时候,它将为你打开那厚重的历史帷幕,让你窥见其中的奥秘。总之,它将帮助你真正读懂大自然。
中国有无数的佳山秀水、名园胜迹,从塞北至岭南,从鱼米之乡至丝绸之路,到处有令人梦思神往的胜境。中国更是一纪游文学特殊发达的国度。“性耽山水”、“情系田园”的中国文人,几乎个个都是描山画水的能手。他们以山水为知己,为情侣,闲暇时游赏之,失意时隐匿之;山屋著述,古寺谈禅,从事人生的反思与总结。中国文人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使其同庄严静穆、清远幽秘的大自然达到非凡的融合。他们给大自然以情感与生命,大自然给他们以灵感与启悟。人之性灵与 山水之秀灵 ,合同而化。于是,人生况味,自然风采,宗教气氛,一起揉和成中国山水名胜诗文所特有的清幽、空灵之美。展读中国的山水名胜诗文,你仿佛置身于深山古寺,伴着那幽谷鸟鸣,云外钟声,聆听作者的清谈妙论、感慨隐忧。
就这样,中国文人,凭着他们那特殊的对山水自然的感受力,以其特有的审美趣味与高超的艺术才华,为中国的山水名胜,塑造出像画一样精美,如梦一般空灵的形象,为中国山水名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文学背景。
走山访水,固为人生一大快事。然而欲真正享其快意,最好先行读山吟水。这倒用得上中国一句老话:“先读为快!”
1.(4分)“走山访水”有什么意义?
答:(1)                                                            
(2)                                                            
2.(4分)(1)第一段“被污染的心灵”在文中是指:
答:                                                                    
 (2)第三段的“山水之秀灵”指什么?
答:                                                 
3.(6分)作者是怎样评价“山水名胜诗文”的特点和作用的?
答:(1)                                                            
(2)                                                            
(3)                                                            
4.(4分)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文章从阐述走山访水的意义起笔,引出读山吟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得出“先读为快”的结论,娓娓道来,浑然一体。
B.作者认为走山访水是人生乐事,但必须先读山水名胜诗文,否则就不能真正享其乐趣。
C.排比句、对偶句的运用,使文中语言铿锵有力、气势酣畅,让人读后,走山访水之情油然而生。
D.“让幽谷清涧,静一静被困扰的神经,引清风明月,涤一涤被污染的心灵。”这犹如对联的文字,句式整齐,语言精辟,富有哲理。
E.文章首尾都说走山访水是人生一大快事,但前者用“亦”,后者用“固”,显示了作者根据行文需要而准确选词的写作功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得到轻松、超脱,乃至反思与启悟。(2)开拓视野,了解历史文化。
2.(1)现代人“鸢飞戾天”的想法(或“现代人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2)大自然的庄严静穆,清远幽秘。
3.(1)是艺术创造的第二自然。(2)实在是一位很好的审美向导(或“帮助你读懂大自然”)(3)有独特的清幽、空灵之美(4)为山水名胜提供丰富的文学背景(答对三点即可)
4.B C


1.无
2.无
3.无
4.(B用“必须”不当。C语言并非“铿锵有力”,也不能使人产生“走山访水之情”)
看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走山访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轴和孔间隙配合时,A.间隙可以为零B.间隙必须大于零C.间隙可以小于零D.间隙和过盈随意  2020-05-19 …

大学语文(第二版,主编是陈洪)课后习题答案1、对个人主义和个狗主义的理解2、对荆轲刺秦的看法3、天  2020-05-23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走山访水与读山吟水走山访水,亦人生一大快事。在现代社会紧张的竞争之隙,暂入自然  2020-06-18 …

公路填石路基当使用灌砂法时,应如何确定最大干密度,孔隙率?现场通过挖坑取出的样怎样测定孔隙率?在做  2020-06-29 …

关于漏斗孔隙度?请问漏斗孔隙度G2、G3、G4是个什么概念,哪个孔隙体积大?  2020-07-19 …

求土木工程材料试题答案,房屋建筑学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的性质.2.孔隙  2020-11-05 …

关于孔隙率为主因的影响问题.1.孔隙率越大,材料的导热系数为什么越大?其材料的绝热性能为什么越好?2  2020-11-06 …

关于、第三脑室的位置.A是间脑和脑干之间的裂隙B是大脑和小脑之间的裂隙C是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裂隙  2020-11-23 …

成年人的头盖骨几块骨头之间的空隙有多大?我的能用手摸到,尤其是右前额上稍朝后面一点有一窝点超三个方向  2020-11-24 …

关于齿轮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标准值为何这样规定的问题国家规定正常齿轮当m>=1mm时ha*=1,c*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