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出自《汉书·刘歆传》请问如何翻译这句话?谢谢~
题目详情
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出自《汉书·刘歆传》 请问如何翻译这句话?谢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刘歆认为左丘明的个人喜好和孔子相同,而且亲眼见到过孔子,所以《春秋左氏传》中对《春秋》的诠释要详细而生动;而公羊和谷梁生活的时代已经在七十子之后了,所以《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里的诠释都是来自传闻,自然简略。
这一治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人们做学问依然强调对第一手资料的占有。
可是这么经典的对于文章内容详略成因的诠释却被束之高阁,并且造成了见详略就认为是精于剪裁”的思维定式,真是有些遗憾。综上所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的详略其实是传闻之与亲见之”的差异所造成的,并非臧克家先生对自己掌握的材料作了多少精当的剪裁。
所以评价一部作品的详略,在考虑其取舍与剪裁之工的同时,还要多多考察文章创作的相关背景,立论才能更恰当。
望采纳
这一治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人们做学问依然强调对第一手资料的占有。
可是这么经典的对于文章内容详略成因的诠释却被束之高阁,并且造成了见详略就认为是精于剪裁”的思维定式,真是有些遗憾。综上所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的详略其实是传闻之与亲见之”的差异所造成的,并非臧克家先生对自己掌握的材料作了多少精当的剪裁。
所以评价一部作品的详略,在考虑其取舍与剪裁之工的同时,还要多多考察文章创作的相关背景,立论才能更恰当。
望采纳
看了 以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是与我们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我对不尊重母亲的任何言行深恶 2020-05-13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 2020-05-13 …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 2020-06-24 …
小明见父母对弈,便写四字:“母赢父输”来预测结果.父亲不服气,小明便让父母继续下棋.第一句,母亲果 2020-07-04 …
未同衾而同穴,谓之无害.求文言文翻译.详细见下文.“未同衾而同穴,谓之无害,则又何必亲迎,何必庙见 2020-07-06 …
About历史,咏史诗文赏析(西汉和亲)“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 2020-07-28 …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材 2020-07-29 …
孩子的作业,把“亲眼见过,亲自做过”换成一个词语亲眼见过,亲自做过”换成一个词.“不要任凭自己的意思 2020-11-24 …
英语翻译“未同衾而同穴,谓之无害,则又何必亲迎,何必庙见,何必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世又何必有男女之别 2020-11-24 …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