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5S标记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B.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
关于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5S标记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B. 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C. 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
D. 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
B、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且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中有少数含有亲代的DNA链(含32P),且培养时间越长,子代噬菌体数目越多,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B错误;
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分离后,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因此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中放射性也不会增高,C错误;
D、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而搅拌的目的是使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因此即使搅拌不够充分,也不会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高,D错误.
故选:A.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 2020-06-18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 2020-06-18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 2020-06-18 …
1952年赫尔辛基和蔡司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用不同的放 2020-06-18 …
(2014•黄浦区二模)如果用3H、15N、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对此分析 2020-06-26 …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 2020-07-22 …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或沉淀放射性很低的原因①当用35S标记噬菌体时,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沉淀的 2020-07-29 …
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 2020-12-02 …
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 2020-12-02 …
图1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验证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噬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