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狄希,中山①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时有州人姓刘,名玄石,好饮酒,往求之。希曰:“我酒发②来未定③,不敢饮君。”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狄希, 中山 ① 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时有州人姓刘,名玄石,好饮酒,往求之。希曰:“我酒 发 ② 来 未定 ③ ,不敢饮君。”石曰:“纵未熟,且与一杯,得否?”希闻此语,不免饮之。复索曰:“美哉!可更与之。”希曰:“且归,别日当来,只此一杯,可眠千日也。”石别,似有 怍 ④ 色,至家,醉死。家人不之疑,哭而葬之。经三年,希曰“玄石必应酒醒,宜往 过 ⑤ 之。”既往石家,语曰:“石在家否?”家人皆怪之,曰:“玄石亡来,服已 阕 ⑥ 矣。”希惊曰:“酒之美矣,而致醉眠千日,今合醒矣。”乃命其家人,凿冢破棺看之,冢上汗气彻天,遂命发冢。方见开目张口,引声而言:“快哉!醉我也。”因问希曰:“尔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几许?”墓上人皆笑之,被石酒气冲入鼻中,亦各醉卧三月。
(干宝《搜神记》)
[注]①中山:西汉置郡名,治所在今河北定县。 ②发:发酵。 ③未定:酒性不稳定。 ④怍:读( zu ^ ),脸色因酒而变。 ⑤过:看望,探问。 ⑥阕:读( qu 8 ),三年服丧已满。
(1)下列句中加粗的“饮”字与“不敢饮君”中的“饮”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
A.希闻此语,不免 饮 之
B.于是 饮 酒乐甚,扣船而歌之
C.水浊不可 饮
D.痛 饮 三杯
(2)下列句中“之”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好饮酒,往求 之 之:代千日酒。
B.希闻此语,不免饮 之 之:代千日酒。
C.玄石必应酒醒,宜往过 之 之:“他”,指刘玄石。
D.酒 之 美矣,而致醉眠千日 之:句中助词,不译。
(3)下列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敢饮君——不敢给您喝
B.纵未熟——就算酒还没有酿好
C.希闻此语,不免饮之——狄希听他这样说,不免喝了一杯
D.可更与之——可否再给一杯
(4)下面各文言句式不能归为一类的一项是
[ ]
A.家人不之疑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时人莫之许也
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5)对本文特点的鉴赏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传奇的故事给人以神秘感。
B.夸张的手法给人以神奇感。
C.幽默的语言给人以轻松感。
D.巧妙的情节给人以模糊感。
(6)对本文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夸张是一种修辞格,作者把它变成一种表现手法,极力地渲染了千日酒的威力。
B.本文虽短,但情节安排疏密有致。
C.本文对狄希描写所用的笔墨虽然不多,但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
D.饮酒醉几日者有之,嗜饮醉死者有之,饮一盅而醉卧三年,夸张似乎过度。
解析:
(1)A(y@n,其余读y!n) (2)B(B中的“之”,译为“他”,指刘玄石) (3)C (4)D(A、B、C为宾语前置 D是定语后置) (5)D (6)C
请帮忙翻译一下以下内容:意中人,人中意,只那些无情花鸟也情痴.意中人,人中意,只那些无情花鸟也情痴 2020-04-26 …
梁启超《变法通议》:“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 2020-06-12 …
俾斯麦曾经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 2020-07-07 …
帮我解签...⒈解签:意中人,人中意,只那些无情花鸟也情痴.一般的解语,双头学并栖.一己之心.尽了 2020-07-07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2020-11-08 …
帮我解签...⒈解签:意中人,人中意,只那些无情花鸟也情痴.一般的解语,双头学并栖.一己之心.尽了人 2020-11-29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 2020-12-21 …
郑观应《盛世危言》载:“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 2020-12-21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二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 2020-12-21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二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