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远怕水,近怕鬼这句话是怎么来的?09年8月下旬,在某个池塘边打捞两具尸体的时候,旁边的一位老农说了句“远怕水,近怕鬼”。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题目详情
远怕水,近怕鬼 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09年8月下旬,在某个池塘边打捞两具尸体的时候,旁边的一位老农说了句“ 远怕水,近怕鬼”。
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在农村插队的时候,从老乡那儿学到不少东西,民谚“远怕水,近怕鬼”就是那会儿听来的。
这话细想起来挺有意思。村子附近发生过的故事,当地人最熟悉,於是,夜间看管孤女坟旁边机井之类的闲差,才能“幸运”地落在知青身上。农民必竟老实,他们承认自己迷信,然后把“前沟出过狐仙”、“西坡子吊死过疯婆子”的往事,半开玩笑地告诉我们,再激将似的问:“怕不怕?不怕就还去看水,怕就和大夥一块去耪地!”“耪地多累呵,”我心想,“反正不可能真闹鬼,晚上到机井房睡个觉,白天还可以去公社走走玩玩。”我选择到“鬼域”做晚班。
平常人们都说情况越明事情越好办,其实不尽然。比如我那时候,年纪小,没听过鬼故事的时候,做这种夜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会都睡得香著呢。一旦知道这儿的历史,嘴里说不信、心里想不怕,潜意识里还是有点怵。伴著一盏孤灯,再没有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雅致。了解了这样情况的,倒成了坏事。
诚然,鬼故事不说明问题,但生活中,明了前车之鉴、深知个中究里倒让人缩手缩脚起来的例子可不少见。看来,莽撞人往往能做成精细者下不了手的事,多半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情况,也就少了好多顾虑的缘故。
另外一方面,家园周围的河渠水塘深浅如何,本地人最清楚,下水之前,裤腿都不会多挽一道。但是外来人走到河边,就不敢轻易涉水了------“不知深浅,切莫下水”吗。也许,文言中“入境问俗”,就是从“远怕水”一类的民谚变化而来的吧?
他乡的水,浅深莫测,当然是小心为好。难怪好多在家“满罩的住”的人,一出门气焰就息了大半。不是胆怯,实在是明智之举。所谓“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不是“强龙”没有真本事,而是一时难辨“地头蛇”的虚实,不敢轻敌罢了。
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移民,更是难测异国水情。谁知道他平波底下有没有漩涡,哪条航道藏著暗礁?我们都会“一慢、二看、三通过”。我想,中国人来到美国,遇难率低、成功率高,没少得益于我们乡土文化中的处世箴言吧。
看了 远怕水,近怕鬼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远怕水,近怕鬼这句话是怎么来的?09年8月下旬,在某个池塘边打捞两具尸体的时候,旁边的一位老农说了  2020-06-18 …

有3只鬼和3个人,同时要过河,只有一个船,每次只能载2人,问这三人三鬼怎么过去?注意人少于鬼的时候  2020-06-21 …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  2020-06-21 …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什么是本体、比喻、喻体  2020-06-21 …

《芦花荡》节选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  2020-06-21 …

按原文填空。当陈赓找到那个小鬼的时候,那小鬼。陈赓把小鬼。他的手触到了小鬼干粮袋里硬邦邦的,掏出来  2020-06-25 …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  2020-07-05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  2020-07-05 …

关于几个眼睛与光学的问题1.为什么离眼睛越近的物体看起来比远处的物体大?比如把手放在眼前感觉比车还大  2020-11-04 …

每到节日的时候,远在外地的游子,都在吟诵起王维的诗句  20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