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芋老人传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
题目详情
芋老人传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使,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也!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老人延入坐 延:邀请
B.尽一器,再进 尽:吃完
C.厚资而遣之 资:给予
D.特怪老人虽知书 特:特别
(2)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时位移人”的一项是___
①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②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③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④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⑤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⑥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A.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3)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___
A.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B.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
C.文章由相国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道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②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③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使,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也!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老人延入坐 延:邀请
B.尽一器,再进 尽:吃完
C.厚资而遣之 资:给予
D.特怪老人虽知书 特:特别
(2)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时位移人”的一项是___
①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②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③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④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⑤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⑥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A.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
(3)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___
A.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B.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
C.文章由相国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道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②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③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特:只.)
(2)A ①地方官员的行为,可排除.⑤老人的名声大了,不符合题意,排除.
(3)B错在暗换主语,是丞、尉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做佣工.
(4)①是,这;向之,以前,原来;移人,改变.
②然则,既然这样;岂…哉,难道…吗?
③岂…欤,难道…啊?过,超过.
(1)D
(2)A
(3)B
(4)①还是这芋头,而原来又香又甜的原因,不是烹饪方法有差别,是时间、地位改变了人啊.
②既然这样,然而世上的以今天而忘记昨天的事,难道就只有这一筷子之间吗?
③难道他果然是懂得道的人啊,或许是传闻失实?
(2)A ①地方官员的行为,可排除.⑤老人的名声大了,不符合题意,排除.
(3)B错在暗换主语,是丞、尉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做佣工.
(4)①是,这;向之,以前,原来;移人,改变.
②然则,既然这样;岂…哉,难道…吗?
③岂…欤,难道…啊?过,超过.
(1)D
(2)A
(3)B
(4)①还是这芋头,而原来又香又甜的原因,不是烹饪方法有差别,是时间、地位改变了人啊.
②既然这样,然而世上的以今天而忘记昨天的事,难道就只有这一筷子之间吗?
③难道他果然是懂得道的人啊,或许是传闻失实?
看了 芋老人传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让鬼子兵回家萨苏文章:在广岛曾经听过一个日本“衣”兵团老兵渡边淳的讲演.在战败前,渡边所在的部队驻 2020-06-29 …
《自动化及仪表技术》的问题1、有一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质量指标是最大偏差值为+5%、振荡周期为2 2020-07-01 …
“诗存南渡后,入梦靖康前”本是对南宋偏安的伤感之词。20世纪30年代后期,文学家吴宓把自己的诗集取 2020-07-05 …
溜索是一种古老的渡河工具,现已演变为游乐项目.如图所示,滑轮、保险绳索与人体连接,粗钢索两端连接在 2020-07-07 …
求船夫渡河问题的算法古老的渡河问题:船夫要把狼、羊和白菜运过河去,但作为过度的船,每次只能装载船夫 2020-07-22 …
口语交际。在建始县大沙河老渡口,有一位为来往行人义务摆渡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万其珍。不管刮风下雨,只要 2020-11-04 …
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渡一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四人都会划船,但都不 2020-11-04 …
课内阅读。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了磨 2020-11-24 …
材料一:我们不应该把一切功劳归于革命的领袖们,但也不应该低估领袖们的重要作用。在党的许多杰出领袖中, 2020-12-01 …
口语交际在建始县大沙河老渡口,有一位为来往行人义务摆渡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万其珍.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