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杨震拒礼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①.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②之,举茂才③,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
题目详情
杨震拒礼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①.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②之,举茂才③,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传》,有删改)【注释】①穷究:深究到底。②辟:征召。③茂才: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句子的意思。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②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③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3)由选文可以看出杨震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选文分析。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①.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②之,举茂才③,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传》,有删改)【注释】①穷究:深究到底。②辟:征召。③茂才: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当之郡 | 之: | ___ |
②举茂才 | 举: | ___ |
③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遗: | ___ |
④不受私谒 | 谒: | ___ |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②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③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3)由选文可以看出杨震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选文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并灵活运用.
①句意是:当他赴郡途中.之,到、往.
②句意是:推举他为秀才.举,推举(推荐).
③句意是:到了夜里,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遗,送给.
④句意是: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谒,拜见.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解答思路是: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
本句重点:①故人,旧相识;何,为什么.②子,你;何谓,怎么说;无知,无人知道.③使,让;以,把;遗,赠送;厚,优厚;称,称呼.
①老朋友了解你,你不了解老朋友,为什么呢?
②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③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3)此题是对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的考查,需要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人物描写,从语言动作等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表明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王密趁夜送金子给杨震,他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绝了,这表明杨震是个廉洁奉公的人.
答案
(1)①到、往. ②推举(推荐). ③送给. ④拜见.
(2)①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
②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③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3)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表明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王密趁夜送金子给杨震,他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绝了,这表明杨震是个廉洁奉公的人.
①句意是:当他赴郡途中.之,到、往.
②句意是:推举他为秀才.举,推举(推荐).
③句意是:到了夜里,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遗,送给.
④句意是: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谒,拜见.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解答思路是: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
本句重点:①故人,旧相识;何,为什么.②子,你;何谓,怎么说;无知,无人知道.③使,让;以,把;遗,赠送;厚,优厚;称,称呼.
①老朋友了解你,你不了解老朋友,为什么呢?
②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③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3)此题是对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的考查,需要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人物描写,从语言动作等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表明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王密趁夜送金子给杨震,他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绝了,这表明杨震是个廉洁奉公的人.
答案
(1)①到、往. ②推举(推荐). ③送给. ④拜见.
(2)①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
②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③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3)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表明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王密趁夜送金子给杨震,他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绝了,这表明杨震是个廉洁奉公的人.
看了 杨震拒礼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的题。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 2020-06-09 …
英语翻译古文翻译:1.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彭在个屯而辄以法斩人./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 2020-06-15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喜燕亭记韩愈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 2020-07-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喜燕亭记韩愈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 2020-07-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喜燕亭记韩愈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 2020-07-2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 2020-11-1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 2020-11-13 …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1—5题。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