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不可伸长的悬线处于松弛状态,已知绳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木块边长为0.1米,容器底面积为0.03米2,容器底有一阀门K,求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总体积的| 1 |
| 5 |
①木块的密度;
②打开阀门使水缓慢流出,当细绳断裂的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
③在绳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断绳的瞬间相比,窗口底受水的压强怎样变化?改变了多少?(g取10牛/千克,提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总是等大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木块漂浮,
∴F浮=G木,
∵F浮=ρ水V排g,G木=ρ木V木g,
∴ρ水V排g=ρ木V木g,
∵木块总体积的
露出水面,
∴V排=
V木,
∴ρ木=
ρ水=
×1×103kg/m3=0.8×103kg/m3;
(2)如图,当细绳断裂时,F浮′+F最大=G木,
设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则:
ρ水V排′g+F最大=ρ木V木g,
即:1×103kg/m3×V排′×10N/kg+5N=0.8×103kg/m3×(0.1m)3×10N/kg,
解得:
V排′=3×10-4m3;
(3)因为绳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因此在细绳断开后木块再次漂浮时,浮力增加5N,排开水体积增加:
由F浮=ρgV排可得,
△V排=
=
=0.0005m3,
水面上升:
△h=
=
=0.017m,
△p=ρg△h=1×103kg/m3×10N/kg×0.017m=170Pa.
即: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增大了170Pa.
答:(1)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
(2)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3×10-4m3;
(3)在细绳断开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断绳前的瞬间相比,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增大了170Pa.

(1)∵木块漂浮,
∴F浮=G木,
∵F浮=ρ水V排g,G木=ρ木V木g,
∴ρ水V排g=ρ木V木g,
∵木块总体积的
| 1 |
| 5 |
∴V排=
| 4 |
| 5 |
∴ρ木=
| 4 |
| 5 |
| 4 |
| 5 |
(2)如图,当细绳断裂时,F浮′+F最大=G木,
设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则:
ρ水V排′g+F最大=ρ木V木g,
即:1×103kg/m3×V排′×10N/kg+5N=0.8×103kg/m3×(0.1m)3×10N/kg,
解得:
V排′=3×10-4m3;
(3)因为绳可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N,因此在细绳断开后木块再次漂浮时,浮力增加5N,排开水体积增加:
由F浮=ρgV排可得,
△V排=
| △F浮 |
| ρ水g |
| 5N |
| 1×103kg/m3×10N/kg |
水面上升:
△h=
| △V排 |
| S |
| 0.0005m3 |
| 0.03m2 |
△p=ρg△h=1×103kg/m3×10N/kg×0.017m=170Pa.
即: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增大了170Pa.
答:(1)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
(2)当细绳断裂前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3×10-4m3;
(3)在细绳断开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断绳前的瞬间相比,容器底受水的压强增大了170Pa.
看了 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长方体木块,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将其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木块,圆锥形木块的体 2020-06-07 …
如图,将一根25㎝长的细木棒放入长、宽、高分别为8㎝、6㎝和10㎝的长方体无盖盒子中,则细木棒露在 2020-07-04 …
一块长方形木板长七分米宽五分米从这块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锯下的正方形木板周长是多少分米. 2020-07-07 …
王师傅拿来一块长方形木板,木板的长是40厘米.锯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余下的这块长方形木板的周长是 2020-07-10 …
把一根4米长的方木料截成0.5米长的小木块原料,切割机用了56秒.要是把一根全长6.5米的木料截成 2020-07-17 …
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木料,它的表面积为236平方厘米,锯去一个最大的立方体木料后,剩下的长方 2020-07-19 …
一个长方体木箱从里面量长六分米宽四分米高五分米,如果在木箱里放二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最多能放多少? 2020-07-21 …
王师傅刚好从一块长方形木板,中锯下两个最大的圆,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为24分米,那么锯下圆后剩余的木板 2020-11-04 …
使用长方形也可以实现密铺,现有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木板若干块,若要铺成一个边长最小的正方形 2020-11-24 …
一块长方形木板长6分米,宽4分米,从上面截下一块最大的半圆形木板,求半圆形木板的面积.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