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故事玉不琢不成器老黄历看不得一传十十传百
题目详情
一人计短 两人计长.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故事 玉不琢不成器 老黄历看不得 一传十 十传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话说有一天,诸葛亮到东吴作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那宝塔要求可高啦,单是顶上的铜葫芦,就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后来寻到了冶匠,但缺少做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下文.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丑皮匠.他们听说诸葛亮在寻东吴人的开心,心里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然后,再用牛皮开料,硬是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在浇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诸葛亮得到铜葫芦浇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三个丑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谚浯.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 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看了 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例如‘三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英语描述一个神话故事,不要点明是什么故事,因为要用它来让别人猜,顺便告诉我是什么故事就好,谢谢! 2020-04-09 …
下列各个成语故事中主人公是谁?下列这些典故讲的都是古人刻苦勤读的故事,请你了解各故事内容,并在每个 2020-06-09 …
语文说明文阅读,急汉语如魔方,单是词序的变化,便有无穷奥妙。什么“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啊,什么 2020-06-18 …
“洛阳纸贵”这个典故出自我国《晋书·左思传》。说的是晋朝有个叫左思的文人,构思十年,写成了名篇,于 2020-07-06 …
一位父亲让几个儿子按如下方式分割遗产:第一个儿子分得100克郎和剩下财产的1/10,第二个分得20 2020-07-11 …
咬文嚼字(说说同一个字“故”在不同句子里的含义)1.他这样做是明知故犯.2.淮阴是我的故乡.咬文嚼 2020-07-24 …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讲故事比讲道理更重要。曾经精致呈现的美食色香味,通过一个个的 2020-11-21 …
填入合适得四字成语:京剧是我国人民的戏曲艺术.在一阵声中,们一个个.他们的动作.他们的演唱.他们的表 2020-11-30 …
用实事求是多此一举千军万马埋头苦干编一个小故事这些成语看似毫不相干你可以用你聪明才智把它们联系起来编 2020-12-19 …
求一个成语故事~最好多个求一个成语故事,要有简短(一定要简短的,不要超过200字)的故事,要有成语的 2021-02-19 …